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电影学院 > 院校资讯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我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电影专门人才。其中有陈强、赵联、庞学勤、于洋、许还山、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李文化、魏铎、沈杰、阿达、吴贻弓、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韦林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李前宽、颜学恕、滕文骥、郭宝昌、翟俊杰、韦廉、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张黎、侯咏、赵飞、王小列、肖锋、赵小丁、陶经、李少红、胡玫、陈国星、霍建起、尹力、冯小宁、何群、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肖雄、张铁林、刘佳、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胡亚杰、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陆川、王全安、余男、柳云龙、袁立、黄渤、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学院各个届别和专业的学生,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其间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拍摄的影片,就荣获过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荣获国内电影、电视奖项。仅以2005年荣获中国电影政府奖最高奖“华表奖”的10部影片为例,其主要参加创作的人员全部是北京电影学院历届毕业生。具不完全统计,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或合作、参与拍摄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高校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提名”等一系列荣誉。2008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北京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标志着北京电影学院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迈进艺术院校的先进行列。
  自新世纪以来,学院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自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培养中国电影专业人才,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即从新世纪开始,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学科和专业建设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色,以电影学为主体,艺术学、美术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电影学术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电影艺术创作思想、学校管理和办学条件等主要方面达到世界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高等艺术专业院校,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分三个阶段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构想。
  目前,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第一、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正在向第三阶段迈进。学院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教育为宗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培养模式创新和电影学技术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努力奋斗。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