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黄荣怀

黄荣怀.png

 

  姓名:黄荣怀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知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教育技术、知识科学与工程、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安全
  电 话:************
  Email:huangrh@bnu.edu.cn
  地 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演播楼(100875)
 

  教育背景

  1997.9-2000.7,在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学系教育技术学专业攻读在职博士,师从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于2000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5.9-1988.7,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严士键教授和刘秀芳教授
  1981.9-1985.7,在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自1988年以来,从事了长达8年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后转入教育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从1997年开始, 一直从事教育技术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研究。
 

  社会任职

  现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青少年保护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主任
  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 成员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 委员
  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 委员
  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 组长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期刊 编委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编委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 编委
  第五届高级数据挖掘及应用国际会议(ADMA2009)大会主席
  亚太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2008-2011)
  曾任:
  第四届全球华人教育科技资讯大会(新加坡)学术委员会 委员
  第五届全球华人学习科技研讨会(台湾)议程委员会 委员
  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北京)程序委员会 联席主席
  第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香港)程序委员会 联席主席
  第十四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组织委员会 主席
  第十届计算机及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大会 组织委员会 主席
  第五届无线、移动和普适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国际会议 组织委员会 主席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获奖情况

  1. 主持的“基于‘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的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 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3. 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被评为2008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4. 主持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荣获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5. 负责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技术学应用型课程教学团队”
  6.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8.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及应用”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9. “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200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0. 2002年获北京市统战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11. 200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科研管理组织二等奖
  12. 200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奖
 

  教学工作

  开设课程
  1. 先后为本科生开设《概率统计》、《数学物理方法》、《多媒体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导论》等课程;
  2. 先后为研究生开设《模糊数学》、《泛函分析》、《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协作学习》和《知识科学与工程》等课程;
  学生培养
  目前指导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已毕业研究生80余名
  博士生:
  04级(彭绍东、李烁);05级(张海森、陈莉、李松);06级(李乾、林秀钦)、07(马丁、曾兰芳、张晓英、马玉慧;王晓晨、周越、郭炯的合作导师为黄荣怀教授 )、08(孙杰、余亮、王运武,曾海军和张润芝的合作导师是黄荣怀教授)
  硕士生:
  06级(杨声钢、唐怀成、高鸽、武彪、郭慧、陈政)、07(马江舰、唐怀成、朱 翻、赵子健、尹东梁)、08(陈鹏、邓科)、05(王红颖)
  教育硕士、在职研究生:
  康俊霞、慈黎利、伍军红、马 静、赖文华、张莉敏、冯娜、阮霞、赵俊芳、廖科、居易杰
  高访、进修教师:
  刘瑞儒、隋清江、王朋娇、李松、蒋忠良、朱晓鸽、杜 菁、侯彦华、何荣杰、赵乘麟、赵秀峰、奚娟、徐勇、韦文山、辜东莲、刘 强、蔺素珍、 冯绍勇、古梅、杜春涛、徐思路、李淑英、白然
  已毕业研究生:
  99 年毕业(张玉洁、张钟军);00 年毕业(刘丰、柳泉波);01 年毕业(罗晔、李红全);02 年毕业(罗晓春、李向荣、吴强、曾兰芳);03 年毕业(林凉、刘黄玲子、郭芳、万雅琪、黄建标、葛景华);04 年毕业(邓京松、孙芳芳、曹原、陈金华、温云辉、张建敏、王艳、张进宝、郑兰琴、张燕、贾淑芸);05 年毕业(余冠士、薛颖、陈义勤、刘怀恩、陆志坚、宋彬彬、李雪丹、马婧、苏菲.亚努、周跃良、唐 枫、王海波、张雪梅、刘占山、石文军、王玉英)、06年毕业(李乾、林秀钦、朱伶俐、杨南应、范典、冯涛、沙景荣、刘黄玲子、赵国庆、王迎、耿克忠、黄丽娟、李少伟、时晓江、昝红雷、关海燕);07年毕业(姚茜、郐红艳、伍涛、贾振洋、孙彦、冷静、张进宝、江新、张燕、范爱华、安玉洁);08年毕业(王晶、沈洁、王菁菁、汪燕、赵东轮、廖剑、潘婷婷、李正水、姜卉、张振虹、程志、林在敏、郭芳、安玉洁、范爱华、黄桂晶、林燕春、张丽敏)。
 

  科研项目


  目前已完成和在研项目40多项,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863”计划课题和其他各部委资助的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
  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时空混沌密码系统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2001AA144130)
  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产生3项关键技术成果:时空混沌密码系统、基于时空混沌密码算法的局域网语音双工通信、时空混沌密码语音通信实验系统,“二维OCML时空混沌密码”已申请发明专利,提出与实现的“时空同步混沌密钥算法”可望改变“混沌保密通信不保密”的状况。
  2.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持续发展计划“结合专家系统开发安全网管和实时检测系统”(2001-技-210)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基于流量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完成了课题的基本要求,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的验收。
  3.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中学教育示范工程”子专题
  本专题旨在发挥大学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优势,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共同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共享资源与研究成果,以课题为契机,带动和促进中小学教育改革与科研工作,出成果,出人才。
  4.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750项目子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本项目旨在研制一套基于Web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WebIL: Web-based Inquiry Learning)系统平台。其主要功能: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智力特征进行测量;根据学生特征与选取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组(由教师指定分组策略);对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提供资源支持;对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对协作绩效进行评测。
  5.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750项目子课题“小学数学课程系列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设计、开发、出版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包括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习策略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本课题将以ICT作为学习工具、思维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的定位为基础,设计开发系统平台,使学生、教师和家长构成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7.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
  基于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信息化的理解,研究内容包括:标准体系研究,资源建设和利用的信息化标准研究,技术利用的信息化标准的研究,教学环节的信息化标准的研究,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信息化标准的研究,教师、学生、课程、教材以及环境元素的信息化标准的研究。
  8. 教育部“网络教育年报数据分析与年鉴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中国网络教育学院年报年检系统,中国网络教育状态数据统计与分析,中国网络教育数据统计与分析报告。目前,通过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网络教育学院年报年检工作,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教育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9. 教育部“网络教育课程认证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研究与实践”子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指网络教学课件)与网络教学过程两部分(“网络课件质量认证标准”和“网络教学过程质量认证标准”)。前者通过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和优秀教师教育资源认定中进行试用,对衡量网络课程的质量水平与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0.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研究”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一套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及其标准内容;通过组织标准试验、编写标准解读本、研制培训大纲和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研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和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
  11.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比较研究国内外高校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建立“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跟踪分析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过程与评估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该评估指标体系。
  12. 教育部“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
  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指示和办公厅的具体安排,针对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具体负责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13. 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材及网络课程建设”
  四门课程内容:教育技术导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四种学习工具:笔记本、书签、讨论区、学习历史;五大教学资源:案例库、名词库、论文库、教学素材库、题库。网络课程具有新颖、丰富、实用、易学等特点。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