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介绍:王建平


  培训交流
  2001年9-12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访问学者;
  2005年3-6月: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辅导与咨商研究所,客座教授;
  2006年9月-2007年8月:Center for Anxiety and Related Disorders(CARDs),波士顿大学临床心理学中心。访问学者,主要是对焦虑类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2007年9月-2009年8月:BHPP,McLean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University. Postdoc fellow(博士后)
  接受心理测量、咨询治疗培训很多,选择部分:
  1984年7月~至8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全国首届医师医学心理学骨干培训班"学习;1984年9月~1985年7月:北京大学心理系进修;
  1988年6月:湖南医科大学“全国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学习班”;
  1989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学习班”;
  2002年3月,2003年3月,2004年3月: “首期国际心理创伤连续培训项目”;
  2003年8月,2004年3月,2004年10月: “首期中国心理咨询督导连续训练项目”;2010年6月,工作坊“Mindfulness, Willingness and Radical Acceptance: Translating Zen Practices into Behavioral Skills”,Marsha Linehan(DBT创始人);
  2010年6月:“Cognitive Therapy for Challenging Problems”。WCBCT会前工作坊;
  2010年6月:Judy Beck(CBT创始人Beck 女儿,负责Beck 研究所)。WCBCT会中工作坊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90年以后发表):

  1.  MeadeC.S., Wang, J.P*., Lin, X.Y., Wu, H.,  & Poppen, P.J. (2010). Stress and coping in HIV-Positive former plasma blood donors in China:  A test of 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  AIDS & Behavior, 14: 328–338
  2.  Andreas Maercker1*, Changiz Mohiyeddini2, Mario Mu¨ ller3, Wei Xie4, Zhi Hui Yang4, Jiangping Wang4 and Julia Mu¨ ller3(2009). Traditional versus modern values, self-perceived interpersonal factor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Chinese and German crime victims.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2: 219–232 .
  3.  Julia Mueller, PhD1; Ulrich Orth, PhD2; Jianping Wang; Andreas Maercker, MD, PhD4(2009). Disclosure Attitudes and Social Acknowledgement as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 Severity in Chinese and German Crime Victims.Can J Psychiatry., 54(8):547–556 .
  4.  王玉龙,王建平,付丹丹,王晓燕.网络使用特点对中小学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76-478,480
  1.  王玉龙,王建平,付丹丹.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631-635
  2.  杨智辉,王建平.初中生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01-412
  3.  毕玉,王建平,成吉祥.贫困压力和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焦虑的影响.心理研究,2008,1(2):71-75
  4.  付丹丹,王建平,王晓燕,陈薇.北京市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状况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31-33
  5.  彭勃,王建平,陈海勇,杨智辉,王玉龙.大学生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8):535-538(CSSCI)
  6.  杨智辉,王建平.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对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8):557(CSCI)
  7.  陈秋燕,付丹丹,陈薇,王建平.自尊对进食障碍的影响:身体不满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90-293(CSCI)
  8.  杨智辉,王建平.癌症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5):463-465(CSCI)
  9.  毕玉,王建平,杨智辉,王玉龙.行为抑制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73-276
  10.  杨智辉,王建平. 癌症病人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71-172
  11.  杨智辉,王建平,付丹丹,毕玉,李毅. 老年癌症病人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9):882-884
  12.  杨智辉,王建平.癌症患者人格类型及其与应对策略、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探新,2007,27(2):88-90
  13.  杨智辉,王建平. 205名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18-20
  14.  杨智辉,王建平,付丹丹.癌症病人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7,16(2):111-113
  15.  王建平,王玉龙,谢伟,杨智辉.价值观对蓄意创伤受害者PTSD症状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39(5):400-410
  16.   闫春梅,王慧琳,王建平。QLQ-BR23在我国康复期乳腺癌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护理学杂志, 2007  22: 53-55
  17.  S Yap, Z Yang, J Wang, SL Bacon, TS Campbell. Waist circumference, not body mass 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blood pressure in a sample of young Chinese adults.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06(20):904-906
  18.  王建平,杨智辉,王玉龙,毕玉. 1506名初中生焦虑状况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04-606
  19.  王建平,王慧琳,林文娟,苏文亮,杨智辉,王晓菁.放松和意念想象训练对癌症病人情绪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中国肿瘤,2006,15(11):730-733
  20.  杨智辉,王建平.癌症病人社会支持与情绪状况的相关分析.中国肿瘤,2006,15(11):723-724
  21.  洪晔,王慧琳,王建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体像影响因素.中国肿瘤,2006,15(11):734-736
  22.  王慧琳,洪晔,王晓菁,王建平.保乳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体像和性功能状况比较.中国肿瘤,2006,15(11):737-739
  23.  杨智辉,王建平,谢伟,王玉龙.蓄意创伤受害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心理学,2006,12(2):161-167(CSSCI)
  24.  杨智辉,王玉龙,王慧琳,王建平. 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综述).中国心理卫生,2006,20(9):604-606(CSSCI)
  25.   付丹丹,王建平,陈薇,毕玉.北京市女子大学学生进食障碍状况及相关心境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25-528(CSSCI)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