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央音乐学院 > 院校资讯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介绍





   
  人才建设与教师梯队建设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目前已拥有一个与国际高端接轨、国内一流的教师团队,拥有多位在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一线主力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的背景,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深厚的创作和研究的能力,且年龄层次、专业结构的搭配合理,并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优秀教学团队,张小夫教授为评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心主要成员和教师梯队情况如下:
   
  中心教师团队
  张小夫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技术理论课程韩宝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音乐声学、律学与和声音响学课程吴粤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音乐录音课程金 平(博士),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计算机音乐课程肯尼斯·费尔兹(博士),客座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计算机音乐和新媒体艺术课程陈远林(博士),客座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课程李大康,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李小兵(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制作与电子音乐作曲课程刘思军(在读博士),副教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制作课程黄枕宇(硕士),副教授,讲授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品分析课程本和华·聂伯纳(博士),客座副教授(法籍),讲授计算机音乐和数字化多媒体课程李 凯(在读博士),讲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关 鹏(博士),讲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制作课程钱 琦(硕士), 讲师,讲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张一龙(硕士), 客座讲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周佼佼(博士),讲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和数字化多媒体课程 教学工作室建设电子音乐是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以“人机互动”为主要工作方式的电子音乐与电子音乐技术设备息息相关。建设一流水平的电子音乐工作室是中心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心已拥有四个电子音乐教学工作室,一个音乐声学教学工作室,两个音乐录音教学工作室及小型专业录音棚,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基本满足本中心各专业、各年级授课要求。
   
  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将自身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学科。十多年来的积累,中心师生的音乐创作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已逐渐展露锋芒,张小夫、关鹏、周佼佼等多人作品在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只获奖;张小夫、韩宝强、李小兵等多人作品和论文在中国政府文华奖和金钟奖等重要评奖中获奖;张小夫教授的《电子音乐作曲》、黄振宇副教授的《电子音乐基础理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自2004年起,伴随着建设中国电子音乐学派的雄心壮志和稳健步伐,中心已组织了多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在法国、美国、波兰、奥地利、英国等世界各地演出。近年来中心的几位学术带头人已出版、发表和正在出版、发表多部学术著作以及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编撰电子音乐系列教材的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本中心学生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有数十人次在目前国内唯一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MUSICACOUSTICA-BEIJING 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中获奖,并几乎囊括了全部重要奖项,体现了本中心的教学成果以及建设教学研究型学科的阶段性收获。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多年以来,中心与数十家国际著名的电子音乐专业机构建立了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如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ICEM),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EMS),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法国巴黎索邦大学(Paris Sorbonne),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达特矛斯音乐学院(Dartmouth college),德国埃森计算机音乐与媒体技术研究所(ICEM Folkwang),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等等,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