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重庆研招网 > 重庆邮电大学 > 专业介绍

2016年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专业介绍

  理学院
  理学院承担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系统科学等4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任务,在物理学、系统科学等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平台、3个校级科研机构和3个校级科研团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授20人(含海外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重庆市“百人计划”1人,“巴渝海外引智计划”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重庆邮电大学首届“十佳师德标兵”2人,“十佳优秀青年教师”2人。近年来,学院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在包括物理学、系统科学顶级刊物PhysicalReviewLetters、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Automatica在内的国际重要SCI一区/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余篇;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近年来学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陆埮、李惕碚、文兰、孙昌璞、郭光灿和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学院为学生做科普报告,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物理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启动了彼此间在科研人员互访、学术资源共享、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计划。
  学院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校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2篇。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其中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3的毕业生到高校、科研院所和电信部门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070200物理学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和计算物理等。随着各研究方向的深入发展,现已经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核能与其它可再生绿色新能源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这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总而言之,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导致各种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拥有一支包括重庆市“百人计划”、“巴渝海外引智计划”、重庆市“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重庆市巴渝学者、重庆市名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的中青年学术队伍。近5年来,发表了SCI收录的期刊论文200余篇次,其中ESI论文/SCI一二区论文近100篇;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2项。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群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高等凝聚态理论、量子多体理论、非线性物理导论、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物理等。
  071100系统科学
  本学科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采用系统论原理和方法,并紧密结合近现代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等现代工具,以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目的是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和在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发展优化和控制系统方法,并进而为系统科学在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学科方向包括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和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涵盖了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层次。
  本学科在我校以近现代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形成了数学理论与信息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特色。拥有一支包括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中青年学术队伍。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引论文2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系统科学概论、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图论及其应用、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随机过程及其应用、博弈论、现代优化计算、复杂系统理论、通信网理论基础、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物联网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等。

  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11月的重庆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是我校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2001年更名为管理学院,2003年与重庆邮电学院法经学院经济学教学部合并成立重庆邮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4月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四个教学单位;有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两化融合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中心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有通信运营管理研究中心、通信网络管理研究所、管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所、邮电管理与咨询中心、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院重视对教师学历、职称的提升,大力进行师资结构调整,现已建立起一支作风优良、热爱教育教学,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学术梯队均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有包括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17名、副教授35名,博士22,在读博士生1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已达90%以上。
  学院从建立以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先后立项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电信组织与运营管理”、重庆市双语示范课程“管理沟通”,重庆市特色优势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庆邮电大学品牌专业“工商管理”、被评为“重庆市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重庆市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从1998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全日制研究生,已培养研究生600余名,近年又开始培养物流工程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读学生达近300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2400余人,其中留学生30余名。学院坚持“重基础、宽口径”的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院依托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在通信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比较有特点的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20余项,“贵州移动话务网网管项目投资后评估”等横向项目50余项,科研总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西部信息产业发展与集聚战略》等学术著作、教材、译著30余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学院立足于信息通信行业,先后与国内邮电通信类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重庆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猪八戒网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与合作。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旨在通过研究现代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和工具,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主要为通行行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方法,有熟悉通信行业特点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管理决策咨询人才。
  本学科依托学校的通信信息技术(ICT)的优势,面向通信行业(包括邮政、电信、广播电视、互谅网等)的运营实践,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为指导,开展管理决策分析、通信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明显的专业特色,对推动我国通信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决策方法、微观经济理论、高级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研究方法、通信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分析、管理博弈分析、管理学前言理论等。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的先进项目管理理论及方法,能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在IT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两个特色培养方向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培养的饿高级管理人才擅长利用网络技术领域和执行各类型的项目,尤其擅长领导和执行IT类项目,能够胜任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通信及IT企业、建筑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分析、管理决策方法、管理研究方法、数理统计、运筹学、管理博弈分析、财务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IT项目管理软件应用、项目管理案列、项目管理新技术等。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物流产业政策与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于控制、物流信息化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支撑,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物流信息化为特色,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经营和管理。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决策方法、微观经济学、数理统计、高级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物流与系统工程、管理博弈分析、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管理、物流工程新技术等。

  法学院
  法学院自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16人。依托学校在信息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培养信息网络条件下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了解信息技术的硕士研究生,办学实力雄厚、特色鲜明。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学院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项目经费700万元资助,建成全国高校首个“电子数据取证与保全实验室”和“电子证据保全中心”,除用于教学实验、科学研究外,还向社会提供相关服务;学院建有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法庭,可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模拟审判。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数十项。
  学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突出。学院研发的“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已经在法院推广使用;研发的“重庆版权云端服务平台”已于2012年在重庆市版权局正式启用;学院的“重庆邮电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重庆市高校第一家以电子数据、通信、声像资料鉴定为特色的司法鉴定机构;学院的“知识产权中心”2010年获“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与重庆市内外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公证机关、通信管理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通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毕业研究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主要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高等院校、法律服务机构、通信企业和金融机构等。
  030106诉讼法学
  本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本学科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研究为特色,在电子数据证据、网上诉讼(网上仲裁)、电子政务与行政诉讼、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诉讼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法学与信息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
  本学科培养信息网络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高级法学人才。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公安司法机关的法律工作,还可以胜任国家信息产业管理部门、国家安全机关、通信企业、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法律实务工作。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网上诉讼专题研究、电子数据证据专题研究、电子政务与行政诉讼、信息法专题研究、网络犯罪研究、网上侵权专题研究、信息安全等。

  传媒艺术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适应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数字创意产业经济不断升温的时代要求,于2002年设立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科研单位。学院依托学校信息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成才途径,致力于培养既精通艺术创作与制作技能,又掌握数字媒体传播技术手段的硕士研究生,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是中国高教电视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高教影视教育艺术委员会理事单位,加拿大Discreet公司授权的3dsmax、Combustion和可视化设计培训认证中心,重庆市公益广告创作基地。学院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高强、教学经验丰富,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7人,博士13人。
  学院建设和管理重庆邮电大学影视传媒研究平台及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内设交互设计研究所、影视创作研究所、影视音乐研究所、数码艺术设计研究所、虚拟现实与空间设计研究所、视觉图形艺术研究所),动漫创作研究中心(内设手机动漫研究所、动漫艺术研究所、动漫技术研究所、动漫衍生品研究所),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现代传媒艺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动漫创作研究中心泛动漫艺术创新团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广播电视艺术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创新团队和现代传媒艺术研究所传媒艺术研究创新团队三个校级科研团队,以及影视音乐研究创新团队、艺术市场创新团队、公共艺术发展研究创新团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交互体验与设计研究创新团队四个院级科研团队。
  学院是重庆市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具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传媒艺术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虚拟与交互艺术实验室”。建有包括专业演播厅等26个数字艺术专业实验室在内的集教学、实验、实践、科研于一体的传媒艺术大楼,学院与行(企)业合作紧密,成果突出,与30余个传媒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了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如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系列片《可儿历险记》于2010年底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动画教师担任编剧的动画电影《乐乐熊奇幻追踪》于2013年暑期在全国院线公映,毕业生导演的电影《俐侎阿朵》于2014年3月在全国电影院线公映,等。
  学院与美国、英国等国高校合作开展“1+2+1”、“3+1+1”、“4+1”等学士、硕士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国际化项目。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横向项目5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在《新华文摘》、《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第二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等政府奖项5项。
  1351艺术(专业学位)
  艺术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类别。
  主要招收广播电视(专业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两个学科领域。
  广播电视(专业学位)主要包括“电视编导与制作”、“动漫创作与制作”和“移动数字媒体艺术”三个研究方向。本领域主要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电视编导与制作、移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动漫创作与制作等专门知识,熟悉电视艺术、动漫艺术和移动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力,能熟练运用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电视编导、移动数字媒体艺术和动漫创作生产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本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充分依托我校的信息学科的优势,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传媒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艺术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进行有效融合。本领域主要承担起内容创意策划与制作人才的培养任务,从而使我校形成以IT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制造至中游网络营运到下游信息内容策划、制作与传播三大领域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字技术应用、艺术从创作方法研究、艺术原理、广播电视文化、视听语言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前沿、影视特效与编辑、电视创作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声音构成、电视制片管理、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移动数字媒体技术、移动终端视频节目创作与实践、网络多媒体艺术创作与实践、动画导演创作与实践、数字动画制作、动画技术前沿等。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主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和“网络艺术设计”两个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的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设计艺术理论,熟悉设计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段,了解设计前沿动态,具备活跃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网络艺术设计等设计艺术的表现方式与技术手段,能熟练运用相关表现方式与手段独立从事设计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专门人才。
  本领域特色和优势在于,依托我校的信息学科的传统优势,从人文的视角,在艺术设计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拓展学生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面向信息时代,具有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综合型设计人才。
  本领域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字技术应用、艺术从创作方法研究、艺术原理、设计心理学、设计成本管理、UI界面研究、设计符号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新媒体受众研究、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网络项目管理、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等。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9年。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6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正副教授数约占教职工人数的47%;博士13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5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约占教职工人数的85%;硕士生导师9人。
  学院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既结合本学科的传统学科特色,又紧密依托学校信息科技这一优势,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技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成效显著。近五年来,学院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共有20余人次在全国各类各级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经过多年积极探索与发展,凝练了外国文学、理论语言学、翻译、外语教育、语言测试与语言工程五个学科方向和领域,并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进行研究,尤其在信息科技翻译、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育以及语言测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3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近20篇,且多篇被全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重庆市科研项目40余项。
  学院现有信息科技文献翻译研究所、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语言测试研究中心3个科研机构,信息翻译研究创新团队、英语文化文学研究创新团队、语言学研究创新团队3个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与国内数家IT企业、语言服务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和语言实践基地,获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1项。
  0551翻译(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翻译专门知识,熟悉翻译软件工具和翻译项目管理,能够运用所学综合知识,从事翻译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信息技术翻译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和技术传播,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技术沟通问题,培养擅长运用翻译软件工具,熟悉翻译项目管理,能够进入信息技术行业,从事大中型IT企业的专业笔译工作者。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
  笔译理论与技巧、计算机辅助翻译、信息科技翻译、翻译与本地化管理、传媒翻译、技术传播、术语与翻译等。

  软件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其中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有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有国家百千万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长期海外学术经历的归国学者及长期从事国际合作研究的专家,有丰富企业研发经验的双师型导师。
  学院拥有重庆市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程中心、通信软件工程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图形图像与多媒体实验室、通信运营管理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拥有惠普公司全套软件测试平台、五大增值业务开发教学平台、IBMRational平台、数字媒体技术专用开发环境等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部攀登计划、工信部和发改委专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3G协议栈软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等方面取得包括国家科技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学院重视产学研合作,与IBM、惠普、思科、甲骨文、联想、柯达、飞利浦、长安集团、四联集团、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和交换研究协议,以国际项目合作、学会工作等多种方式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
  083500软件工程
  本学科是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本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需求、软件分析和设计、软件编码与实现、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的专门知识和方法,熟悉软件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和通信软件等相关领域知识,能够从事软件理论研究、软件系统研发,并应用软件理论与技术解决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1.在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领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模式、软件代码自动生成、可信软件和软件测试等方向的研究,在汽车电子和软件测试等方面注重产学研合作,积累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2.在通信软件领域,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协议栈软件、下一代移动通信协议、电信运营管理、通信增值业务、移动终端软件、通信安全软件等方向的研究,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完备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平台,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自主创新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3.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技术、医学成像、流媒体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游戏软件、动画软件等方向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有特色的成果,正在承担一系列的国家级项目。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系统科学概论、高级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形式化方法、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可信计算与软件安全、嵌入式系统设计、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与三维建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原理、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网络计算、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应用技术、协议栈软件开发、电信运维系统开发、增值业务系统开发、开放式终端软件开发等。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工程学知识,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门知识,熟悉软件设计工具和开发环境,能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解决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企事业单位在软件开发工程技术方面难题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特色和优势:依托在计算机软件理论、软件工程和开发设计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商业智能与大数据、软件测试、图像与视频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建模、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因特网协议原理及实现、数字图像处理研究专题、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中间件技术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成立于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成立于2010年)和社会科学部(成立于1999年)。2014年3月,学校决定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实践教学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
  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立项建设的博士点学科。2012年在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评估的121所高校中,居并列第39位,在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65所高校中居并列第1位,在重庆市属高校中居第1位。2015年获得副教授职务评审权和教授职务评议权。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信息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博士14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专家组组长1人、成员2人;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6人,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人。拥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5名。拥有一支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近五年来,学院专兼职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3项,获得科研经费及配套经费共700余万元。出版《中国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研究》、《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等著作23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第四届文化部提名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学院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着力建设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作建设的“理论创新基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廉洁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信息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研究等方面形成优势特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15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6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共57人。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学科建设,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创辉煌!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六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是学校立项的博士点建设学科,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信息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与文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伦理研究、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理研究、比较德育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等。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拥有重庆市机械工程重点学科。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并与国内著名大学、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一支年轻的教学科研队伍,94%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IEC/TC59/WG16专家、IEC/TC59/WG5专家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博士生导师3名;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同时聘请10余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兼任客座或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学院历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了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筹)、工业设计系(筹)等教学机构,建立了面向工业4.0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实验实训中心。教学条件的建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院建有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重庆市信息无障碍与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工信部及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和中欧智能系统及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研究院(筹)等科研机构。
  学院在智能机器人、汽车电子、制造业信息化和现代设计与数控技术等方向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系列丰硕成果。其中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了IEC/TC59/WG16和WG5家用服务机器人国际标准等一系列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机器人与信息无障碍有机结合的核心技术。
  学院与德国汉堡大学、英国Essex大学、韩国Konkuk大学、韩国SunMoon大学、中科院北京自动化所、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安集团、重庆机电集团、四联集团、华中数控、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并设立多个学生实训和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有着较为稳定的就业市场和畅通的就业渠道。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7%及其以上。就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科研设计院和高校,比例为80%左右,其中在中兴、华为、腾讯等大型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研究生比例达60%以上;就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域与毕业流向地域基本持平,流向东部地区占30%左右,中部地区占20%左右,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占40%左右,其他地区占10%左右;就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研究生就业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技术测试,占85%左右。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良好的科研平台;与英国ESSEX大学、德国Hamberg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共建“中欧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数控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机电系统控制与汽车电子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与网络控制、信息物理系统(CPS)与工业4.0及其应用、检测技术与智能传感器、虚拟设计与仿真以及工业智能控制器与驱动器等。近年来得到了8项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其中与长安集团联合申请的“核高基”重大专项——“汽车电子控制器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经费达2亿元,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三大检索70余篇),申请或获发明专利授权12项。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机电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机器人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本专业毕业研究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工业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复杂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制造系统与智能物流、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工厂、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系统论及其在工业工程中应用和信息物理系统(CPS)与工业4.0及其应用等。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先进制造技术、库存控制与物料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信息化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控制工程、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