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传媒大学 > 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6.信息安全技术方向
    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诸如双向HFC、IPTV、高清电视、3G、P2P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产生,使得信息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扩大,各种信息安全技术被应用到版权保护、广播监控、身份认证、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等方面,在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同时广播电视作为政府的喉舌,其信息安全性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因此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成为行业的焦点,而且广电网络的数字化平移和三网融合都需要加强广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建设。网络的开放化和广电网、移动网、因特网的融合趋势,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与系统安全建设,提高系统的检测、防御、自愈等能力,另一方面数字电视、高清节目、IPTV、内容集成与分发、内容创意产业和各种新媒体也是迭起丛生,对包括媒体内容保护、监控过滤等在内的媒体内容安全更是呼之欲出。
    本方向涉及加解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安全签名与认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播出与监控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宽带互动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保护
(2)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与权限管理
(3)广播加密与数字影视的内容保护
(4)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
(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监控技术(有线、卫星、无线)
(6)数字内容安全与媒体资源分发(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
(7)有条件接收与有条件播出
(8)网络信息内容过滤与监控
(9)视音频实时监控 (节目、广告等)
(10)移动网络信息内容保护
(11)IPv6、P2P、Mobile等网络安全
(12)自防御与自愈网络体系
(1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4)密码学与数字水印的技术与理论
(15)软件测试技术
     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安全与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系统工程、通信网络、广播电视、数字传媒、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软硬件设计分析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广播电视安全及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开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本方向现有教师二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均从事过多个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
    本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
公共必修课:外语语言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
专业必修课:随机过程、现代通信原理、现代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仿真、硬件系统设计方法
建议主要选修课:密码学、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软件工程、应用软件设计、数字水印与信息伪装技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