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华东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导师介绍:吴信如

  学术论文
  [1]吴信如,美元本位制的不可持续性,载入潘英丽等《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上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P193-216。
  [2]吴信如、潘英丽、张志超,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选择,载入潘英丽、萨克斯等《十字路口的金融体系: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3]吴信如、潘英丽,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3月(第2期)。
  [4]吴信如,IMF配额与投票权改革,载入潘英丽《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改革研究》,格致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5]吴信如、潘英丽.美圆汇率与美国国际投资头寸.《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第6期)。
  [6]吴信如、潘英丽.通胀成因、有效汇率管理与“防通胀、保增长”.载入周振华《复苏调整中的双重压力:预防滞胀(中国经济分析2010-2011)》.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7]潘英丽、吴信如.中国的货币政策、银行体系与通货膨胀管理.《自由思想》(俄罗斯).2011年2月。
  [8]吴信如、潘英丽.人民币有效汇率管理:一个动态目标区方案.《上海金融》?2010年9月。
  [9]吴信如、潘英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通胀与反通胀效应:基于中国1978-2006年的经验研究?载入刘长庚《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论文),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10]吴信如.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互动关系:一个VEC模型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8期。
  [11]吴信如.我国最终消费与收入增长的互动关系:一个3SLS估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2]吴信如.及早认识、适应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强势,《上海商报》,2007年3月。
  [13]吴信如.资本账户开放时机的内生决定:一个两阶段动态最优化模型.《世界经济》.2006年第6期。
  [14]吴信如.金融发展的福利收益与“门槛效应”:一个动态最优增长分析.《财经研究》.2006年第2期。
  [15]吴信如.资本账户自由化增长效应的经验研究结论与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6]吴信如.审慎评估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政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7]吴信如.货币供给量不宜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2002年12月。
  [18]吴信如.近期美元贬值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金融》?2002年第10期(508期):47-49.
  [19]吴信如.人民币长期钉住美元的现实弊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0]吴信如.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理论经济学(F11)》.2000年第2期.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21]吴信如.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日本立正大学).1999年3月.
  [22]吴信如.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与合理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23]吴信如.从上海外资外贸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上海金融》?1998年第8期.
  著作与教材
  [1]吴信如.《宏观经济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吴信如.《资本账户自由化增长效应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0月.
  [3]吴信如.《宏观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12月.
  [4]潘英丽、冯文伟、吴信如、岳华.《国际货币经济学》(本人编著第8-12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5]吴信如、潘英丽.《金融工程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7月.

  ►学术获奖
  上海市第五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省部级)。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