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河南研招网 > 河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河南师范大学060100考古学考研考试范围及考试科目


  (三)考古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田野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史前期和历史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4、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田野发掘与实验室分析。
  二、考查内容
  一、考古学概述
  (一)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地下出土的物质遗存,需要从对这些物质文化的解读来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以重建和补充中国古代的历史。
  (二)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物学、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北欧三期论的诞生,从进化考古学向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考古学基本概念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对象时代分支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等,方法分支如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分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题分支如环境考古、人类体质考古、动植物考古、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公众考古等。
  (二)考古的年代学
  了解考古学各种断代方法,三期论、地层学、类型学、动物化石、树木年轮和纹泥等相对断代方法,以及碳14、钾氩法、古地磁、铀系法等绝对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考古发掘
  了解考古发掘的规范与操作,水平和垂直发掘,探方和层位的控制,以及出土文物的采集、保存和记录。
  (三)遗址的类型
  了解考古发掘的遗址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旷野遗址、洞穴遗址、石器制造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墓地、窖穴、灰坑、青铜时代的居址、庙宇、宫殿、贵族墓葬、村落和平民墓地,历史时期的城址和墓葬。
  (四)考古材料的整理
  了解考古材料的野外处理,分类,类型学方法、考古学文化的定义,
  (五)考古学的阐释
  文化历史年表,文化关系,传播迁移,文化生态,文化动力
  三、中国考古学知识
  (一)旧石器时代
  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
  了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掌握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三)青铜时代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四)铁器时代
  了解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四、技术、工具与其他文物
  (一)石器技术与种类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了解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二)陶器技术及种类
  了解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三)金属技术及种类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五、重建历史
  重建史前生计
  从环境、动物、植物、器物、人类骨骸(食谱分析)和工具来提炼人地关系的信息,了解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转变。
  重建史前的社会
  从聚落形态来了解社会复杂化,人口规模、经济形态、聚落规模和等级、墓葬规模和等级、庙宇、城址和纪念性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三)探索古代人类的思想
  了解墓葬的安置、纪念性建筑、玉器、青铜器奢侈品的象征意义,随葬品和墓室壁画如何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和生死观。
  六.发掘、保护与利用
  了解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地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人类活动和盗墓成为地下文化遗产保护严峻的挑战,建立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活动。
  主要参考书
  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