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河北研招网 > 河北经贸大学 > 院校资讯

河北经贸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2[/!--empirenews.page--]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计算机学科服务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钥匙与纽带,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本专业点现有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系统、计算机仿真与决策、高速数据采集三个有较强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计算机仿真与决策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多种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信息处理理论方法与经济社会实际应用相结合,是一项基本的实用性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测量测试、语音信号分析和瞬态信号分析等众多领域。本方向通过对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尤其是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的深入研究,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和理论,解决高速信号的数字化问题,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特色: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信息处理理论方法与经济社会实际应用相结合;不确定性系统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利工具。运用不确定性理论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具有复杂性的经济行星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经济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并对其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本研究方向的设立,旨在培养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和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以信息化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其特色:信息技术与经济实际相结合,不确定性系统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突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现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后2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3项,出版学术著作41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9项。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有关计算机的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各种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可在科研院所、工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和教学工作。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健康的体格。

  会计学(120201)
  会计学主要研究各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活动的理论与实务,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核心学科。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主要借助于计量、记录、分析、考核等手段,对一个经济实体的财产和经济业务进行价值管理,参与经济决策,同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现代会计学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审计学则是会计学的自然延伸,并构成会计学科内一个特殊的分支领域。会计学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企业管理学,尤其是其中的财务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我校会计学科是1994年河北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已形成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等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管理会计方向主要研究:行业责任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预算控制管理、决策评价等理论与实务问题;财务会计方向主要研究:新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特殊行业和特殊产业以及特殊背景下的财务会计问题等;审计方向主要研究:审计基本理论,财务审计、管理审计技术与方法以及特殊目的审计与其他会计服务业务的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企业资本筹集、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的财务运作理论和方法,企业并购、重组、清算,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等专门问题。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47人。教师中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各1人,博士、在读博士27人。本学科设有现代会计研究所,还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教研室。1996年会计学科被河北省教委授予“八五”期间高等学校科研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以来,出版专著38部,教材135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项,获国家专利4项。我校会计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正在形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高业务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胜任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财务、会计或审计的主管工作,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教学工作。

  企业管理(120202)
  企业管理学科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最近我校还以企业管理学科为基础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授予权。
  企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企业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管理规律,研究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以求行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学科还注重充分开发学生人力资源,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企业管理学科设有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与创新、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管理等方向。其中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企业战略理论及方法、企业组织理论与方法、组织与控制、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改制与重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决策理论及方法等;营销管理与创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市场实务研究,市场开发策略与决策,品牌理论与实践,网络营销,交叉学科与市场营销,行业营销实务,关系营销等;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管理主要研究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中面临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与提升,以及民营企业品牌、组织战略、营销、生产、文化、人力资源、竞争力等微观问题。
  本专业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导师和任课教师一般均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充分的智力保障。学科成立以来,本学科的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科委、省自然科学、省社科规划、省软科学等纵向课题数十项,还主持企业咨询、地方决策等横向课题数十项。在《管理世界》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期刊、媒体、出版社发表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论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数十项。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新兴学科。科教兴国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科技在企业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对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为适应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联系特别密切。我校的企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78年,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向、项目管理方向、物流管理创新与企业创新方向。其中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向主要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工程的理论及技术工具,包括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预测、决策、控制规划、金融市场投资分析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技术技能;项目管理方向主要研究项目管理与宏微观技术评价问题,涉及到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及国家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研究它对宏观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技术方案的微观技术评价,对方案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其综合技术效果进行权衡研究,目的是选择与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最佳方案,或提出方案的改进建议,为决策提供依据;物流管理创新与企业创新方向面向我国城市、区域及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的现实需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创新与企业整体创新中应用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包括城市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构建与整合、物流需求与供给理论、第三方物流、物流政策配套、供应链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物流咨询与物流人才培训、城市与区域物流规划等。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8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0名。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9人;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1部,统编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373篇。承担国家科委、教育部立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立项课题11项。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励20多项。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毕业后,能胜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及部门的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工作,也能承担科研工作和高等院校教学工作。

  行政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核心学科。
  我校行政管理学科是河北省最早的行政管理硕士点,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创新高地、河北省特色专业。本学科教师以管理学博士为主,现有教授(含院外)12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12名、在读博士5名,有多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聘请一些著名专家和资深官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并与河北省社科院社会所联合共建本专业硕士点。近几年本学科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30多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29部;在国外学术期刊和《管理世界》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励20余项,有多门省级精品课程。本学科突出管理学特色,强调实证研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特色正在形成。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现已形成了公共文化、 地方政府治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公共文化方向主要研究: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现代政府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文化理论与公共文化建设;地方政府治理方向主要研究:政府行为、地方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非政府组织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城乡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医疗与卫生管理、行政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方向主要研究:公共政策提出、制定的程序及方法、政策的实施、评价、比较及各种公共政策理论等,尤其重点研究科技政策、农业政策、林业政策。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一)学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二)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基础,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知识,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和重大的现实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三)学生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胜任各级党政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企业相应的管理工作。(四)学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学科迄今已招收8届硕士研究生(198人,已毕业5届),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有的考上了博士,有的在省属重点大学任教或被中央部委、省政府机关录用。本学科优秀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与导师合作曾多次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管理世界》、《哲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并多次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欢迎省内外重点大学具有良好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外语基础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的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社会保障学(120404)
  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系统掌握当代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把握国际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前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我校是全省最早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院校之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科研方面历史最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前身是劳动经济专业,早在1992年就开始招收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学科队伍和一批研究成果。
  目前从事于这一学科的专业研究与教学人员已达17人,研究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9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和相当水平的教师8人;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3人。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3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
  本学科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
  主要包括中国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
  主要就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流动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
  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注重对社会救助与低保受益群体、城乡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关注社会改革与城乡社会安全保障体制研究,特殊群体维权行为规范和趋向研究,城乡社会发展与人口问题理论研究,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社会保障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具备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才能。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掌握其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运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管理和教学的能力。

  法律硕士
  河北经贸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教育是2007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司法部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设立的,2007年10月开始招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实践性的法律人才。主要培养版块是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诉讼法等。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具有培养法律硕士的较强的学科、师资、科研等优势。学院目前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法学理论、刑法学五个法学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和一个法学本科专业。法学本科专业是河北经贸大学由省教育厅命名的“知名专业”。经济法学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法学院拥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5人。有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河北省优秀中青年社科专家2人,河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人,享受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6人。有6人担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理事和常务理事,5人担任河北省经济法研究会等省级学术团体会长或副会长职务。有30余人兼职咨询员、仲裁员、律师、法律顾问等职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法学院科研及实践力量集中。近5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立项课题5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其他奖励20余项。法学院曾获河北经贸大学先进科研集体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有现代化的模拟法庭、电子案例实验室等实践设施。
  该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经济法、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方法、法律职业伦理及专业选修课。

  工商管理硕士(460100)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是国务院学位办2009年35号文批准设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运行规则;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领导与决策、沟通与协调等管理技巧和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化经营趋势的复合型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
  河北经贸大学具备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的优势。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10所骨干大学之一,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和工学的多学科性财经类大学。200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目前有49个本科专业,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现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会计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管理学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物流和电子商务为河北省海港物流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工商管理专业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品牌特色专业,“两维—四体系”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为河北省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MBA师资队伍,担任MBA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8位。任课教师中均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教授17人,博士20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人,河北省社科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在授课教师中,80%以上具有管理实践和企业研究经验,有6位教师担任过大中型企业副总经理以上职务。
  在MBA教育中推行“双导师”制,结合学科特点,MBA教育中心从大中型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聘请了20多名具有博士、EMBA学位的企业家、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授从事MBA教学,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MBA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公司理财、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宏观经济学、管理沟通等及专业选修课和企业家系列讲座。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