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中国海洋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70303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分析化学(含仪分)
  一、考试性质
  分析化学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属我校自主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考察目标
  分析化学分为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部分。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应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决某些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内容比例: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部分各占50%。
  试卷结构:选择30%;填空20%;问答20%;计算30%。
  四、考试内容
  《定量分析化学》部分:(50%)
  第一章概论
  5.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6.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及分类;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7.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3.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
  4.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6.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7.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8.t分布曲线,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9.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10.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9.活度的概念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
  10.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11.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和用质子理论即PBE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
  12.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强酸(碱)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碱);酸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酸碱缓冲溶液的pH计算;
  13.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及种类,缓冲容量的计算;有效缓冲范围;几种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
  14.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
  15.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滴定终点的含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直接准确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别式;酸碱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响;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16.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7.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简单络合物与螯合物;EDTA及其络合物;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逐级平衡常数和积累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数;
  8.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9.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讨论;化学计量点pM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终点误差;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判别式;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10.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单一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11.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与解蔽;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12.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的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氧化还原平衡: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可逆对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不可逆体系的滴定曲线;等当点电位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处理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测定的计算问题,包括多组分体系和有机物的测定计算;终点误差;
  3.氧化还原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和铈量法的原理和应用;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标准溶液在配制、标定及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九章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
  5.重量分析的基本概念;沉淀的溶解度的计算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6.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及其应用;
  7.沉淀的类型、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均匀沉淀法;
  8.掌握重量分析结果计算;掌握沉淀滴定法。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的基本性质;吸收光谱的产生;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吸光度的加和性;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2.光度分析法的设计: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显色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选择;参比溶液的选择;
  3.光度分析法的误差:吸光度测量的误差;仪器测量误差,测量条件的选择;
  4.其它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应用:示差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多组分分析;弱酸弱碱条件常数的测定;络合物的组成测定;稳定常数的测定;光度滴定法。
  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3.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富集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4.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的萃取体系,掌握液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及有关计算。
  《仪器分析》部分(50%)
  绪论
  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关系
  2.仪器分析方法概述及分类
  3.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仪器性能及其表征参数
  光分析法导论
  1.光的波动性
  2.光的粒子性:普朗克公式
  3.电磁辐射
  4.光谱仪器的构造:光源、波长选择器(类型、棱镜和光栅的分光原理和光学特性)、检测器
  原子光谱法导论
  5.原子光谱:产生和分类
  6.谱线轮廓及变宽
  7.温度对原子光谱的影响
  8.试样原子化和导入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7.AAS基本原理:原子吸收测量方法
  8.AAS仪器: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火焰、无火焰原子化器的原理、特点、比较;分光系统:光谱通带
  9.AAS干扰及消除:光谱干扰:谱线干扰、背景干扰;非光谱干扰: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
  10.背景吸收及校正方法
  11.AAS定量分析:分析方法、灵敏度、检测限;应用
  12.原子荧光(AFS):AFS产生、仪器基本结构及特点;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5.AES的产生
  6.AES仪器: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常用的激发光源的原理和特点
  7.光谱定性分析:基本原理、常用方法
  8.光谱定量分析:赛伯o罗马金公式、内标法的原理、常用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1.分子吸收光谱概述:分子光谱的产生、有机分子中的电子跃迁类型、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应用:定量分析、溶剂效应
  分子发光光谱法
  1.荧光及磷光光谱法:荧光及磷光的产生过程、能量传递方式;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影响If、Ip的因素;仪器构造及其特点;分析应用
  2.化学发光光谱法:化学发光产生的原理;仪器:流动注射式、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电位分析法
  1.电分析化学基本概念
  2.离子选择电极的作用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位的产生、电位表达式
  3.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结构、原理和特点:晶体膜电极、pH玻璃电极
  4.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5.电位分析法的分析应用:电位选择性系数及其应用;pA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电位法误差的计算;应用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1.基本原理:分解电压、析出电位;极化现象、过电位;电解时离子的析出次序及完全程度;法拉第定律
  2.电解分析:控制电位电解、恒电流电解、汞阴极电解分离法的特点及应用
  3.库仑分析法:恒电位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法的特点及应用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1.普通极谱法基本原理
  2.极谱定量分析及应用:扩散电流方程式;干扰电流及其消除:充电电流、迁移电流、极谱极大电流、氧波
  3.极谱波方程式:简单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极谱波方程式
  4.极谱分析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单扫描极谱法、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催化极谱波
  色谱法导论
  6.色谱法概述:色谱法常用术语
  7.色谱分类方法
  8.色谱法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9.色谱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
  10.定性、定量方法:校正因子;常用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仪:基本构造、各部分作用;常用检测器的原理、应用范围、性能参数、特点
  2.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3.气相色谱法固定相及其选择
  4.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保留值、保留指数、经验规律定性;应用
  5.毛细管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概述:HPLC特点、分类、原理及应用
  2.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结构、各部分作用
  3.分配色谱法:原理;特点;应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溶剂极性参数
  4.吸附色谱法:原理;特点;应用
  5.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原理;特点;应用
  6.尺寸排阻色谱法:原理;特点;应用
  仪器分析实验:各种仪器的基本操作;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点击【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大纲】查看更多考研大纲。
【相关阅读】
研究生招生专业索引
2015年全国各学校考研大纲汇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http://bbs.kaoyan.com/f3p1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