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山东研招网 > 中国海洋大学 > 招生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海洋环境学院博士招生目录书目

1[/!--empirenews.page--]
六、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简介
1. 刘秦玉 联系方式:liuqy@ouc.edu.cn
招生专业:气象学与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南海冬季风对海温的影响可以持续到春季,影响南海春季暖水的新观点;发现了北太平洋海洋影响大气的“反馈模态”;首次指出了副热带逆流海域60-210天周期的变化大于年周期变化,揭示了该变化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西传过程中增幅的本质;定量地给出了将北太平洋“潜沉”的低位涡水向台湾以东输运的海洋“内部通道,揭示该通道是太平洋二十几年周期变化的重要环节。
在研项目及经费:(1)973项目中课题:黑潮与南海北部动力环境的相互作用:20.57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热带印度洋、大西洋对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的调制作用;36万。

 

2. 王启 联系方式:wangqi@ouc.edu.cn
招生专业:气象学与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课题:太平洋副热带与热带质量和能量交换;北赤道流分岔特征与机制;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变化特征及机制。
在研项目及经费:(1)973课题:外强迫场变异及其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影响:20万(2)973课题:北太平洋副热带内区环流变异及调整机理:20万(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的年际和年代变化:44万(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对暖池低频变异的关键调控过程:20万。

3. 孙即霖 联系方式:*************     sunjilin@ouc.edu.cn
招生专业: 气象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TOGA-TAO实测结果,证明了热带中太平洋阶段性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6年《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第1期;(2)利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SODA 再分析月平均资料, 对冬季西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 针对阿留申低压、500 hPa 西风急流、南北向海表面温度(SST)差, 提出了一个与三者相互影响有关的中纬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机制。2006年发表在《科学通报》第9期;(3)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冬季阿留申低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成果发表在2007年《Journal of Climate》4期
在研项目及经费:(1) 973课题《外强迫场变异及其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影响(课题编号:2005CB422301)》28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尺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40676012)37万

4. 谢尚平 联系方式:xie@hawaii.edu
招生专业:Meteorology
主要研究方向:Air-Sea Interaction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My recent research has helpe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in maintaining climate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East Asia. My research is also shifting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global warming and the resultant change in hydrological cycle. My work also concerns how large-scale climate modes affect regional climate, the latter of great socio-economic importance. A recent example is the study of mechanisms for the abrupt onset and termination of Yellow Sea fog,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for Qingdao.
Research grants: OUC Green Card Project;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jiang Xuezhe Program

5. 罗德海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气象学
主要研究方向:气候动力学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大西洋涛动的动力学研究”,2006.1~2008.12 (35万)(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物理海洋学,2004.1~2007.12 (100万)(3)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奖励基金,2006.1-2011.12 (200万)

6. 王斌 联系方式:wangbin@hawaii.edu
招生专业:气象学
主要研究方向:热带气象学、气候动力学及大尺度海洋-大气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全球季风概念;提示了近50年来亚澳季风-ENSO关系的加强;青藏高原增暖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理论;建立了亚澳季风多耦合模式集合预报(MME)的可预测性理论;评估了季节预报中MME的预报能力;首次发现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的气候控制因子。
在研项目及经费:(1) NSF.  Title: Dynamics and moist thermodynamics of the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PI: Bin Wang, Co-PI: T. Li. And X. Fu, Amount founded $525,000. Contract period: 3/1/2007-2/28/2010 Contract Code: ATM06-47995.  (2)ONR: Title: Dynamical control of rapid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 by environmental shears, PI: Bin Wang, Co-PI: Li, T, Y. Wang, Amount founded $598,000. Period: 09/2005-08/2008,Contract Code: N00014-02-0532. (3) Korea Science Technology Agency: Title: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in Korea and East Asian area and study of the atmospheric and ocean effects”. PI: Bin Wang and Yign Noh. Amount funded $200,000, Period: June 1 2004-May 2007。

7. 傅刚 联系方式:fugang@ouc.edu.cn
招生专业:气象学与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主要研究方向:海雾研究与涡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海雾的数值模拟和海上爆发性气旋的研究,提高了对黄渤海海雾变化规律以及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认识水平,丰富了海洋气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1)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郭敬天首次发现日本海极地低压具有“双眼壁”结构,研究成果2007年在欧洲学术杂志Atmospheric Research 上发表,并且在第7届Polar Low and the EPLWG学术会议上受到国际极地低压研究协会 Gunther Heinemann主席的高度评价。(2) 建立了“海上浓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预报系统”,目前正在内部试运转。
在研项目及经费:(1) 渤黄海海雾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42万。 (2) 我国近海海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反演技术研究,科技部863项目,2007-2009,100万。(3) 黄渤海海域海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反演技术研究, 中国气象局,2008-2010, 507万。

8. 高会旺 联系方式:hwgao@ouc.edu.cn
招生专业: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环境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大气污染物传输与沉降、海气物质交换及其环境效应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十余次,获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奖一项。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主要研究成果:(1)率先在渤海开展了生态动力学的模拟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渤海和黄海的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较好地再现了营养物质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2)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大气物质沉降对青岛近海及黄海海域氮营养物质的贡献、有机氮沉降的过程和意义、沙尘暴到达中国近海的路径及影响概率等;(3)区域大气污染特征、城市大气化学过程等。

9. 管长龙 联系方式:*************;clguan@ouc.edu.cn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浪与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揭示了波-波相互作用在非线性海浪统计分布中的作用。(2)改进了国际上盛行的WAM海浪模式为浪-流耦合开辟了一个途径。(3)揭示了风-浪耦合作用中一些过程的相似性,为建立风浪海况下协调的海气交换参数化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成果受邀在2008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年会(AOGS-2008)作为中尺度和近岸海气相互作用(OS16)的特邀报告。
在研项目及经费:(1)“海上重要活动的海洋物理环境保障”,2005.11-201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174万元,本人负责经费:45.0万。(2)“近海重大海洋灾害预警技术研究”,2006.11-2009.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课题总经费:700万元,本人负责经费:90.0万。

10. 赵栋梁 联系方式:*************;dlzhao@ouc.edu.cn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气边界层过程与海洋遥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在国际上首次给出了依赖于波浪成长状态的海洋飞沫水滴生成函数,并探讨了对海-气界面动量和热量交换的影响。(2)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依赖于波浪成长状态的气体交换速度公式,该公式可以很好地协调不同气体交换速度的不确定性。英国学者D.K. Woolf在此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另一篇文章。(3)通过对海浪谱积分的方法,第一次给出卫星高度计风速反演的解析算法,可以方便地应用到不同波段的高度计雷达的反演。
在研项目及经费:(1)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SOLAS一项,经费100万,本人54万;(2)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关于降雨对波浪成长的影响,经费40万;(3) 参加973计划一项,本人负责经费30万。

11. 刘玉光 联系方式:yugliu@ouc.edu.cn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遥感与卫星海洋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发表43篇论文,16篇SCI收录和5篇EI收录。提出了包含波龄因子的风浪谱模型,并应用于微波遥感机理研究;发展了高风速和成长中海浪条件下高度计反演风速的新算法。针对垂直方向上浮游植物不均匀分布海域,提出了叶绿素浓度表层值和剖面最大值的反演模型。针对热带太平洋、中国近海和日本海海域,研究了高度计测量的海平面异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动力学原因。
在研项目及经费:(1) 863项目,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研究,18.6万;(2) 973项目,近海及邻近大洋动力环境低频变异的可预测性研究,25万;(3) 海洋局专项,ST11-01区块表面与剖面光谱测量,27.5万;(4) 教育部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高等理工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28万。经费合计100万元。

12. 吴立新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环流与气候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提出热带太平洋76/77年气候突变转型的新机制;2、提出被太平洋影响热带太平洋的“接力”传递的耦合新机制;3、首次建立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崩溃”影响全球气候的动力学框架;4、提出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海温再现对气候影响的相似性及两海盆相互作用的新猜想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国家973计划,2900万 (2) 海洋环流在气候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万 (3) 北太平洋海洋环流调整在气候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万。

13. 乔方利 联系方式: qiaofl@fio.org.cn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环流与气候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在JGR、GRL、JPO、中国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一半以上为SCI论文。主要侧重在海浪-环流耦合理论、海洋数值模式和气候数值模式。
成果:建立了海浪-环流耦合理论,发展了海-陆-气-冰-浪耦合模式、浪潮流耦合模式等,对上层海洋环流有显著改善。对中国近海环流如黄海环流、东海环流和上升流系提出了新的认识。
在研项目及经费:目前在研项目经费700余万元。

14. 吴德星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环流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海洋环流动力学,近海环境质量预测机理与方法和数据同化与融合技术研究。近三年来主要在黑潮和近海相互作用、东亚陆架海物理环境变化及规律和海洋能量级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1) 973项目“中国东部陆架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环境效应”,3200万 (2) 863项目“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海上试验”,1800万 (3)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东部陆架海海洋自净能力与生态环境安全评价”,290万。

15. 鲍献文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海洋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 (近海)海洋环流及物质输运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 研制遥感海雾监测系统,实现海雾的多星遥感监测 (2) 完成8个海湾水动力学、泥沙及水交换专题研究(3)建立了全球潮汐模型系统完成论文10余篇,其中SCI 4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863项目一项,骨干成员参加973课题,908课题,863重大课题等项目,经费500万。

16. 王伟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大洋环流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1)Mechanical energy input to the world oceans due to atmospheric load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51(3), 327-330; (2)Decadal variability of wind energy input to the world ocean Deep Sea Research II, 2006, 53(1-2), 31-41;;(3)Meso-scale availabl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in the world ocean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6, 25(5), 1-13;(4)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induced by decadal variability of mixing coefficient J. Phys. Oceanogr., 2007, 37(5), 1163-1176;(5)Dynamical roles of mixed layer in regulating the meridional mass/heat fluxes. J. Geophys. Res., 2007, 112, C05036, 1-10;(6)A laboratory model of vertical ocean circulation driven by mixing. J. Phys. Oceanogr., 2008, 38(5), 1091-1106;(7)The mechanical energy input to the ocean induced by tropical cyclones. J. Phys. Oceanogr., 2008, 38(6), 1253-1266。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万元  (2) 973(Argo)课题,70万元

17. 王小华 联系方式:61-411894137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近海环流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进行近海环流及泥沙输运方面的研究,发现了由底边界层引起的对深层海洋环流的压强补偿效应,成功地揭开了大洋深海环流偏弱地世纪难题。是将物理海洋学应用倒海洋泥沙沉积学的先驱者,发现的淤泥层对近海底边界层的动力负反馈效应,在海洋生态学和海底地层形成方面的研究有很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近三年在国际顶级海洋学专业杂志共发表文章11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4篇,出版专著一本;
在研项目及经费:共承担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目前在研项目3项,近三年科研经费共600万元。

18. 田纪伟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应用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波动、海洋湍流及混合、海洋观测资料分析及海洋遥感信息应用研究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海洋波动、海洋湍流及混合、海洋观测及海洋遥感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Geophyiscal Research Letters,Physics Letters A,Ocean Engineering,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海洋学报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 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

19. 吕咸青 联系方式:66782971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同化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High Technology Letters, 计算物理,计算力学学报等)发表论文数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 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各一项。

20. 苏纪兰(院士)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2005 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1) 973 项目"近海食物产出的关键生态过程”; (2) 973 项目“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

21. 许建平 联系方式:sioxu@zgb.com.cn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调查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负责“中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是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曾负责承担的“我国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环境补充调查与评价”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南海季风试验(南海大面观测与研究)”项目获2005年度所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研项目及经费:(1)“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800万元)” (2)“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Argo)与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000万元)” (3)“西北太平洋Argo剖面浮标观测及其应用研究(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80万元)”。

22. 袁业立(院士) 联系方式:yuanyeli@public.qd.sd.cn;88899900,88897908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侧重波浪动力学、海浪-环流相互作用、波浪破碎等领域研究工作。
在研项目及经费:在研主持国家重点基金1项。目前在研项目经费200余万元。

23. 刘征宇 联系方式:Zliu3@wisc.edu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海洋动力学方面,发展了一个温跃层变化的统一理论,此理论第一次将以前的观测和理论协调在一起。这个理论被认为是研究年代际气候变异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它在理解沿岸海洋,如中国南海的长期变化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性。在气候动力学方面,提出第一个能定量地解释热带气候系统中观测到的东、西海表面温度差异的耦合理论。发现赤道外海洋的通风在热带与副热带交换中起关键性作用,此理论进一步被应用于理解热带海洋的SST调整和全球变暖。新近提出两个太平洋十年振荡的源地,为解释全球气候异常提供了新的理论。最近,提出了“拓展的平衡反馈估计”分析方法 ,为确定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开辟了新途径。

24. 魏皓 联系方式:weihao@ouc.edu.cn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浅海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从事浅海环境动力学研究,对渤、黄、东海环流与输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展了三维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和浅海湍流混合研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陆架海环流机制探讨”研究,在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承担第四课题的海上观测组织和三维生态模型研究;参与组织了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渤海生态系统的综合分析与模型”,该成果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发表专集,并出版专著“渤海环境动力学导论”;“中国典型海域入海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获得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陆架边缘交换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获得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资助。在“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近海食物生产关键过程研究”两个973项目中各主持一个课题,探讨海洋物理过程的生态效应,目前进一步研究海洋重要界面(水-底、颗粒物-水、跃层)物质交换的关键过程及其在营养盐补充、维持和调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致力于建立系统的中国近海生态动力学模型(如低氧形成模型、富营养化模型、初级生产模型、浮游植物水华模型、浮游动物和鱼类基于个体发育的种群动力学模型等)。在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近海重要界面物质交换的关键过程(2006CB400602)”207万。

25. 江文胜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浅海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浅海环流、悬浮物输运、环境容量以及风暴潮预报方面的研究。在东中国海建立了悬浮物输运模式,数值模拟了东中国海悬浮物分布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使用水色遥感卫星资料,对于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分布时空特征加以分析,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相互印证;在渤海建立了环境容量计算模型,以黄河、海河、辽河和海河等为源,利用三维模型计算了渤海COD和石油烃的环境容量,并指出了此前环境容量计算中的方法错误;另外,对于由于近年来黄河流量变化导致的莱州湾盐度变化从观测和数值模型角度进行了探讨。
在研项目及经费:1.风暴潮灾害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908项目,20万;  2.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973项目,20万;3.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万。

26. 赵进平 联系方式:jpzhao@ouc.edu.cn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极地海洋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北极涛动、北极水团、北极环极边界流、北极海冰变化、北极次表层暖水、北极海冰光衰减、北极中层水增暖、北极上层海洋能量分配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北极环极边界流的结构及其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总经费167万元。(2) 其他项目经费约60万元。

27. 张占海 联系方式:zhangzhanhai@pric.gov.cn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 极地海洋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极地海洋-大气-海冰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理论研究以及耦合数值模式和模拟研究。5年来,在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冰海洋耦合模式参数化研究、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两项省部级成果,发表论文20多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入海径流对北冰洋海冰和海洋变化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2009),39万元;(2) 南极下降风结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2009),25万元;(3) 南大洋海冰监测与冰-海耦合模式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极环境变化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第3课题(2007-2010),130万元。

28. 朴大雄 联系方式:dxpiao@ouc.edu.cn;*************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哈密顿动力学及应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 Daxiong Piao, Wenling Li,Boundedness of solutions for reversible system via Moser\'s twist theorem,Journal of Math. Anal. App, 341, 2008(2), 1224-1235。 2. Hongyan Zhou, Daxiong Piao, Hamiltonian long wave expansions for internal waves over a periodically varying bottom, Appl  Math. Mechs,  29, 2008(6), 745-756 。3.Qingkai Kong,Daxiong Piao, Periodic Solutions of Impulsive Neutral Dynamic Equations on Time Scales , Proceedings of Dynam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4. Hongyan Zhou, Daxiong Piao,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Hyperbolic Equations  Northeastern J. Mathmatics ,  23,  2007(6)  491-504。
在研项目及经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29. 陈大可 联系方式:dchen@sio.org.cn  *************
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近岸海洋动力与生态过程,热带/副热带环流,海气相互作用,短期气候变化,深海混合与热盐环流,以及卫星遥感在海洋与气候问题中的应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沿岸上升流的数值模拟,营养盐的垂向混合,湍流混合参数化,锋面与内潮的机制,南极海冰年际变化,和厄尔尼诺预报等方面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主持改进与运行的拉蒙特模式是目前国际上预报厄尔尼诺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发布短期气候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任JGR-Oceans编委,并参与策划、实施和评审多项大型研究项目,现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海面高度科学组和海面风场科学组成员。在国内外期刊和杂志,包括《科学》、《自然》等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与报告90余篇,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影响。
在研项目及经费:(1) 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  3000万;(2) 多源卫星遥感在热带海洋模拟和短期气候预测中的作用, 基金委重点项目, 175万。

30. 郭佩芳 联系方式:pfguo@ouc.edu.cn
招生专业: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技术、海洋遥感与海洋监测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年从事海洋管理科学、海洋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海洋管理科学和海洋管理技术的概念和体系,进行了海洋环境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执法管理和海洋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从事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和物理海洋学应用研究。
在研项目及经费:(1) 海洋主题功能区划规划,研究经费20万元;(2) 海洋遥感与海洋应用项目,研究经费40万元。

31. 王曙光 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战略、海洋综合管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倡议并组建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能是:为国家海洋事务大政方针决策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组织开展关系国家海洋利益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和造就海洋发展研究人才。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有关海洋方面的咨询报告多份,并得到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有的报告转到了有关部门,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研项目及经费: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每年500万。

32. 黄菲 联系方式:huangf@ouc.edu.cn,  *************-82
招生专业:气象学
主要研究方向:气候动力学及非线性海洋-大气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首次将相似约化、对称群等经典的李群理论应用到海洋-大气动力学中,得到非线性正压涡度方程的变系数KdV方程及其解析解,解析研究了大气罗斯贝波、环孤子和破裂孤子解、大气阻塞环流以及台风涡旋环流解等,为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开创了与非线性理论物理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新途径,成功地进行了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南海存在一季风型的区域性海气耦合系统,揭示了其与印-太暖池及季风降水的关系,发现了准双周和天气尺度变化中南海上层海洋的五个垂向模态及季风-海洋的耦合效应是其主要形成原因。
在研项目及经费:(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591):50万;(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天气尺度季风与准定常地形强迫波的相互作用研究”(40775042):13万;(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的数学物理问题”(10735030):180万,本人经费50万;(4)主持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中国季风降雨的影响” (IAP07308),5万;(5)参加2项973项目:各30万。

33. 吴克俭 联系方式:*************;kejianwu@ouc.edu.cn
招生专业:应用海洋学,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浪的大尺度效应与业务海洋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从理论上揭示了波浪对Ekman层的能量输入并给出了波浪对全球Ekman层的能量输入估计。 (2)揭示了波浪对南极绕极流能量输入的贡献。研究了波浪输运对风生大洋环流的贡献,为波浪对大洋环流的驱动作用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3)给出了无任何观测资料情况下海洋工程波浪后报的方法,解决了海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研项目及经费:(1) 总参预研项目一项,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300万, 本人负责经费42万;(2) 总参“602”项目一项,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80万, 本人负责经费40万;(3) 秘鲁圣尼古拉斯港波浪后报、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项目波浪后报,大连长兴岛码头工程波浪后报等项目,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75万, 本人负责经费50万;(3) 参加973计划两项,本人负责经费45万。

34.胡瑞金 联系方式:huruijin@ouc.edu.cn
招生专业:气象学与物理海洋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刻画印度洋越赤道经向翻转环流变化的几个指数;研究了海洋混合在热带印度洋越赤道经向翻转环流和热收支中的作用,首次指出现今海洋环流模式中存在3种虚假混合过程,这对海洋环流模式(包括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增加了人们对季节变化、季节内振荡等短期过程在提高气候可预测性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在研项目及经费:(1)973课题: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层海洋的季内到年际变化,40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洋-大气耦合系统近50年演变特征与机制,4万。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