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华南理工大学 > 考研经验

我的2010年考研之路(华工车辆考研流水账)



  3月29号上午去19号楼办理复试手续、缴纳复试费用、查看下午考试地点及面试分组情况。下午笔试《汽车构造》。拿到卷子后我又蒙了,立刻想到一种神兽。因为一大半的题都没见过,华工网上提供的《汽车构造》复试大纲基本没考到,亏我还把它当个宝似的狂看了好几天。不过都到这一步了还能怎么办,瞎诌呗,于是靠谱的不靠谱的都往上写,即便如此也有两道题空着,因为既不会,也没时间了。考完我就赶紧回宾馆,把刚才的题目凭记忆写在了纸上,琢磨着要是没考上,三战兴许有用。复试笔试《汽车构造》题目如下: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十六烷值
  2.气门间隙
  3.功率空气
  4.二次喷射
  5.膜片弹簧离合器
  6.发动机冷却液小循环
  7.半轴
  8.轮辋
  9.平衡悬架
  10.平衡式制动器
  二、问答题(有5分的,有8分的,一共70分)
  1.发动机曲轴是如何实现轴向定位的?
  2.简述爆燃传感器的作用。
  3.简述对称式锥齿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多缸柴油发动机对喷油泵有何要求?
  5.球笼式万向节一般安装在汽车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6.配气机构中使用齿形带传动与链传动各有什么特点?
  7.涡轮增压系统中的旁通阀有什么作用?
  8.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9.发动机使用单缸独立点火有什么优点?
  10.一个类似阀体的插图,问它用在汽车的什么地方。图中的扭力杆有什么作用?

  3月30号面试,昨天晚上我就把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背了N遍,早上起床后又背了几遍,8:00出发,早饭也没吃,8:15到汽车大楼9楼后发现没人,shit!该不会是记错地点或者时间了吧。逮着一个老师就问,恰好是汽车专业的老师,他把我带到13楼一间貌似教室的地方,原来大家都提前很久来了。一女老师正在给考生交代面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我这才知道专业硕士的面试需要等到下午。离开汽车大楼,在华工校园里买了两个肉松面包就着酸奶吃了。回了趟宾馆,由于生怕再出什么意外情况,也没敢待太久就又去汽车大楼一楼等着。陆续来了些准备面试的同学,大家随便聊了聊。差不多到时间了就去9楼911室外等着, 911,不是什么好数字。参加完面试刚出来的同学都被大家围着问这问那,他们也都很坦诚,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几个等待面试的考生,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就总结出:某某老师喜欢问悬架方面的问题,某某老师又喜欢问材料力学方面的问题…而且老师们根本没要求考生作自我介绍,甭管英文的还是中文的,上来直接就是专业英语翻译,考生带的证书什么的,根本不看。嗯,提前多了解一些信息就是好!后来也证明这确实管用。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到轮到我面试了。推门进去,一张大圆角矩形会议桌,对面5个老师,从左到右依次坐着丁康、胡习之、上官文斌、秘书(负责记录面试情况,应该是赵克刚),还有一个女老师(大概叫林慧斌),可能是管英语面试的,没见过。
  我:各位老师好!(交上本科成绩单、面试情况记录表)
  某老师:请坐。本科什么学校的?
  我:**学校的。(英雄也要问出身)
  某老师:哦?那你认识***老师吗?
  我:(心里一惊,他怎么知道这老师的)哦,我认识,我上过他的课呢,本科教我们《机械工程测试基础》。(虽然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但让我感觉很亲切)
  某老师:先读一遍再翻译吧。(女老师递给我三张纸条,让我抽一张,我没多想,拿了最上面一张,一共三段内容,是关于air conditioning的,我觉得不难,也没啥生词,读完第一段)
  某老师:好,可以了,翻译吧。
  我:只翻译第一段就可以了吗?
  某老师:是的。(我按老师要求翻译完了,轻松搞定)
  某老师:现在问你个问题:假如你与同被一个导师录取的学术型研究生发生矛盾,而且错在对方,你如何处理?
  我:这简单,请他一起打盘电脑游戏呗。(说完我就后悔)
  某老师:研究生学习这么紧张还玩电脑游戏?
  我:要不请他吃顿饭,我向他认个错。
  某老师:你要明确,你没有错误,错在对方。
  我:那我总不能跟他犟吧,这种情况得有一方先作出让步和和解的姿态。
  另一老师:好了,可以了,有这个意识就行了。
  某老师:《材料力学》学过吧?问你个《材料力学》的问题:低碳钢在拉伸直到拉断的过程中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我:要经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拉断。
  某老师: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有两个重要的参数,你说说是什么?
  我: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
  某老师:《材料力学》里,还有两个描述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一个是弹性模量,一个是泊松比。你解释一下这两个参数。
  我:弹性模量是指单位应变上的应力,泊松比我记不太清楚了。
  某老师:《理论力学》里有实位移和虚位移,我们知道,对实位移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以得到速度和加速度。你来说说什么是虚位移?对虚位移求导得到的是什么?
  我:我只知道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a到b的矢量就是实位移。虚位移真不太清楚。
  某老师:(穷追不舍)那对虚位移求导得到的是什么呢?
  我:我连虚位移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就更不清楚了。
  某老师:说说麦弗逊悬架的结构特点。
  我:(悬架我最头疼了,这个问题不太清楚,就把一般悬架的结构特点说了一遍)麦弗逊悬架一般由弹性原件、减震器、导向机构构成。
  某老师:麦弗逊悬架的弹性原件不用螺旋弹簧用其他弹簧可以吗?
  我:我只见过使用螺旋弹簧的,可能只能用螺旋弹簧吧。总不能用钢板弹簧吧。
  某老师:你说说汽车悬架一般有哪些弹簧?
  我:螺旋弹簧、钢板弹簧、油气弹簧、橡胶弹簧。
  某老师:橡胶弹簧什么样?
  我:我没见过实物,但我看过图片,好像是几片很厚的圆形橡胶块摞一块。
  某老师:你再说说弹簧都有哪些用途?(囧~这位老师好像很喜欢弹簧)
  我:弹簧用在悬架系统中可以减震;夹子中的弹簧可以提供扭力;沙发和席梦思中的弹簧也能减震,提高舒适度;另外弹簧称可以测力。
  某老师:学过《流体力学》吗?
  我:没学过,但学过《气压与液压传动》。
  某老师:那你说说与流体有关的两个重要的式子。
  我:我知道有一个是说流体在流动时,压强会变小,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我顺手拿了两张纸,然后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片会相互贴近,演示给老师看),这个现象就可以用那个式子来解释,还有地铁进站时,候车的乘客不可以靠得太近,否则会有被吸进铁轨的危险;另外飞机之所以能起飞,也是利用了这个式子的原理。至于式子的名字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我努力回忆着,也没能想起来这个式子的名称,但我极力想让老师知道,我对这个式子是有所了解的。出了考场,我就想起来了:“伯努利方程”嘛!至于第二个式子,我没说,老师可能也忽略了,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某老师:好了,可以了。叫下一个同学进来。
  我:谢谢各位老师!(出门,面试结束)

  面试结束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老师让下午三点半再回来集合,双向选择导师。离开汽车大楼,没回宾馆,在路边的商店买了根巧克力棒和一瓶饮料,坐在华工南门绿地边的石阶上,一边吃着简易的午餐,一边在纸上记录着刚才面试的详细情况。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回了汽车大楼。大家差不多都在13楼的一间教室里等着了。这一等就是近两个小时,弄得大家都心急火燎的,直抱怨老师们办事效率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老师来了,丁康和李礼夫,先公布了学术型硕士的录取名单和奖学金情况,根据最终成绩,有8位同学被调剂为专业型硕士。被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留在教室选择导师,其他同学先出去。学术型的弄完之后轮到专业型硕士来选择导师。黑板上写有各位导师的名字和招生配额,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条,让大家选择自己想跟的导师,一共有一、二、三,三个志愿,我第一次就选了自己之前见过面的导师;接着是第二轮,由首轮未配对成功的同学参加,然后依次是第三轮、第四轮…最后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想跟的导师。(这流程有些像集体相亲,都是双向选择嘛)当时我就纳闷:这不是没淘汰人吗?选完导师,已经快7点了。吃了晚饭,就回宾馆休息了。第二天要体检。
  3月31号,早上8:30,我和另外两个选择同一导师的同学与导师见面,没曾想导师和师母竟开车带我们去佛山的企业。那感觉就像是刚和女朋友认识就被撵去见丈母娘了。具体情况也不多说了,和考研没太大关系。当天下午回来的时候已经快5:00了,错过了体检的时间。还是导师夫人和体检负责人好说歹说,才让我们三个提前交了体检费,领了验血单,第二天下午2:30再过来优先体检。
  4月1号下午,体检完毕。在19号楼上交复试流程表及一些相关材料。另有通知:明天上午8:00在19号楼看专业型硕士的最终录取情况,录取的同学领取政审表和调档函(看来还是要刷一部分人)。
  4月2号,8:00准时去了19号楼,看榜,录取是定下来了。但负责发放政审表和调档函的老师还没来,我擦!又等到了9:00,终于把她老人家给等来了。领了表,去1号楼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调档函上盖了章。至此,我的考研之路算是走完了,就等录取通知书了。
  4月2号下午,在白云机场登上了回宜昌的飞机,窗外的天空依旧很蓝、很美。回家后给导师通了电话,导师让我在家待几天就去广州,开始工作。军令如山啊!没办法。
  4月3、4、5号,清明放假3天。
  4月6号,去人事代理中心办理手续,领取档案,去邮局寄机要件。
  4月7号,导师又来电话催了,让12号前去广州。
  4月8号,买了10号去广州的火车票,K934。
  4月9号,休息一天。
  4月10号。拜拜!

  这次考研要感谢的人很多,有我的亲人、朋友、同学…来自你们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直接的、间接的帮助,使我的考研取得了成功。和我一样参加了今年考研的,全国还有一百多万考生,但考研仅三分之一的录取率注定了三分之二的悲剧。考上的同学固然可喜可贺,没考上的同学不论今后朝哪个方向奋斗,也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因为我们一同奋斗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研友!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152825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