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考研经验

2012年上海大学机械电子考研经验之复试篇



  出来以后,就被同学围住了,问了一些问题,然后我就吃了饭,回宾馆等明天的结果了。和我一起的L同学下午考笔试,于是我就一个人对着电视找电影看,刚开始找了两部,都看了不到一分钟就不想看了,于是又退到电影目录那里,看看有没有以前听说但又没有时间看的,于是就找到了《我的机器人女友》,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太累了,很多事都憋在心里,这次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一个人抱着个枕头,前半段跟着电影傻笑,后半段我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想61年以后,我会不会也发明了一个机器人女友呢?她的原型又会是谁?再后来我就把《无间道》三部看完了,确实很经典,看完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4月13日8点钟,机械楼215就已经站满了等消息的同学,终于老师把名单贴出来了,第一张,没有我,第二张,还是没有我,有W同学。可是当老师把手掌从第二张纸上移开时,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很奇怪,没有查分数时的那份激动,没有昨天看电影时的泪流满面,有的只是一种平静,这种平静里略带一些伤感。就像看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的感觉,就像玩最终幻想最后大战结束后忽然响起“eye son me”的感觉。于是我把消息平静的告诉了家人。九点钟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会,讲了一下政审表和调档函的事,之后就可以走了。下午机制的记结果也出来了,L同学上了,X同学却没有,最后我们四个人上了三个,看着X同学,我们也挺难过,想着当初在南门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的情景,陪着他联系调剂与工作的事,看着他最后进地铁站离开时的背影,不知道到何时还会再见。后来我也坐车离开了,上大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

  第五篇:上大之行(下)
  下面我就来仔细谈谈复试中的问题。

  首先是英语笔试:就两道题,英译汉和汉译英,一共50分,每一题25分,考20分钟,同一考场的的卷子不同,比如我和W同学,不同考场的卷子可能相同,比L同学。考场里不是一个专业的,我估计是按照每个人姓氏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的考场,我的英译汉题目的大意是“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吗?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玩你最爱的体育运动吗?在生命的长河中,正是这些瞬间……”后面不记得了。汉译英大意是“温哥华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之一,却有相对较少的人口……”类似这样的大概介绍了一下温哥华。

  然后是专业课的笔试:机电综合的复试要求列了8门课等,本次共考察了7门课,电工技术中的电路理路都没有涉及。力学部分有一张卷子,包括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主要是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只考了三道题,大部分是一些概念性的题,计算题很少,内容涉及到材料力学(1)和材料力学(2),理论力学也是考的后面的章节;机械类的考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各一张卷子,都是一些常规的选择题,貌似有一些螺栓的题目;电子技术考了模电数电,模电全都是填空题,数电全都是选择题,也很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就最后两题是填空题,前面都是选择,涉及的计算部分有延迟环节的时间常数计算;微机原理考的是8051以及其扩展的一些芯片,主要还是8051,计算包括补码反码的转换,数制装换等。以上就是全部机电综合的笔试内容了。

  英语面试
  我比较幸运,分的组很好,老师没有问很怪的问题。一进门,跟老师问个好,抽了一张专业英语短文,老师让我看一下,这里一共有5个老师,正对着我的那个老师主要是负责英语面试的,他旁边的老师就负责专业课的问题了。老师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我读了一遍,然后就让我说了一下大意,我的题是关于一个控制器的什么,去年的学长经验里似乎也有人抽到这个,我翻译的不大好,老师直接说:“你好像还没有看懂的样子”,我直冒冷汗。想想那个场合,几个老师看着你,你很难进入考研阅读那个状态。还好老师又问:“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我一高兴:“OK,My name is......”比较流利,注意和老师眼神交流。接着,老师又问了一个另我想死的问题:“You just mentioned that you had took part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so can you describe it?”我勉强的挤了一点出来了,可是老师似乎不太理解,又问了:“What kind of model did you build?A abstract one ora......”后面没听懂,估计问的是具体模型吧,我终于扛不住了,说:“I'm sorry,I don't know the professional words,could I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那个老师问了一下其他的老师英语就问这么多可以了吗?老师都说行。

  专业课面试
  于是英文面试结束,旁边的老师就开始问专业课的问题了。最开始问的是毕业设计的问题,老师问毕业设计做了多少,我说做的差不多了,老师就然我介绍的一下做的些什么,接着就里面的一些细节问了一下具体问题,比如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能否被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取代,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问完毕业设计,老师就问我喜欢机械一点还是控制一点,平时什么课学的比较好,我的回答让老师很纠结,我说自己喜欢控制类的,然后又说机械制造学的比较好,老师没明白我到底什么学的比较好,于是又问了一遍,旁边的女老师帮我回答说:“他刚才说机械制造学的比较好。”我看情况不对,赶紧补充,说我个人爱好控制类,但是当时机械制造的老师讲的很好,而且我们本科教学偏向机械一点,所以机械制造啊,机械设计基础啊,都学的还可以。于是老师就问本科都学了哪些机械类的课程,机械制造有那几章节,每章节都大概讲了些什么。我回答的时候,出现口误,老师把机械制造基础说成机械设计基础,于是老师就问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还问了机械中有哪些传动机构,哪些机构可以把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是所有的专业课问题了,后面都是属于聊天的内容了。比如那个学校的,六级过了没有,多少分,考研英语多少分,数学多少分,平时成绩在年级排第几,我所在的系里有多少人,为什么没有保研,家住哪里,为什么没有报华科、上交,为什么报上大(这个是高频问题)。然后就没有了,于是给老师举了个躬,出去了。

  最后的最后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以为可以很快写完的,结果拖了好久,先在本子上打了一份底稿,再写到电脑里的。考研期间,得到了很多论坛前辈的帮助,一个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去年就是因为这里的很多资料信息很丰富,所以最后就定下了上大,机电版主功不可没,还有后来的liukunbendan版主的加入,在此特别感谢。还有李学长和王学长在上大之行前后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要特别感谢。还有其他一些学长学姐们曾经在此留过足迹,虽然没有联系,但是你们的经验让我们后来者有了更多的视角来了解上大,也要一并感谢。秉着“饮水思源”的精神,我写下自己的经历供以后的人参考,希望大家共勉。

  最后,就是资料,考研的资料很难找,特别是今年改革,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我以前的一些资料很多是上一届学长给的,再加上自己后来总结的一些,包括机械设计98、07、08、10年真题(99-06年的真题我是直接借的图书馆傅燕鸣老师出的《机械设计习题集》,大家可以在图书馆找找);机械设计的课程PPT,不过有点老,我基本没怎么用;机械原理98、99、00、02年真题还有4-6套期末卷子;复试的资料比如口语材料,武汉科技的一些真题,华南理工的自动控制原理,大纲,上大机械类历年复试的经验等;现在发给大家,大家留下邮箱,一周后会发给大家,因为附件很大,发了以后请在十五天内下载,否则连接会失效。

  最后祝大家好运。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111110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