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清华大学 > 考研经验

三年磨一剑-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经验谈

  摘要:清华的五道口是无数金融学子心中的梦想,而报考它的难度也毋庸置疑。在金融就业热的大潮下,报考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二战,甚至三战的人大有人在。本文就是一个考研三次最终圆梦的人的一篇记录。
  与论坛研友交流获取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考研论坛

  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感情,没错,这就是道口人薪火相传的精神。
  PART1:一个故事
   我来自西部某农学类大学,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2007级。可以说和道口是八竿子打不着,大三以前都没想过要考研,大学里没有任何学术研究,没有实习, 没有国奖,没有建模,毕业论文是边和舍友打麻将边写的,这是后话。大三后半年,一个妹子说要考研,我喜欢她,于是,我就考研了。

  第一年考研------出生牛犊不“识”虎
   我喜欢的妹子是学院最好的妹子,我暗下决心,要考最好的学校来追妹子。手欠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看到“五道口”三个字,觉着挺个性,又那么牛逼,就打算考五 道口。那会真傻,就知道有个地方叫五道口,考金融。然后看了看考哪些书,就开始备战了。什么国家线,什么其它牛逼闪闪的财经院校,什么北京生源外地生源, 道口水深水浅,都不懂,也不关心,(后来出分我才知道还有1区2区3区一说)。当然要承认我起跑线标准定的很高,离开宿舍外面租房子一个人住,然后尽最大 可能的跷课上自习,我能保持成为整个考研自习室里最刻苦的人,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这一习惯基本贯穿3年考研)。在桌子抬头的地方贴张纸条,写着 “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感情”,以此激励自己。
  第一次专业课比较悲催,9月了才想起书还没看,于是制定计划,只看3本主要的书(那会还是老 道口风格)。每天规定自己看40页书(那是平生第一次看这3本书),看完后在书的棱上画条线(这一习惯也一直保持)。当3本书都过了一遍后,脑细胞不知死 了多少。当然,这3本书基本还是云里雾里。至于小科目,完全是侥幸心理,忘了从哪里搞了个前辈写的名词解释,就背了背,微观连书都没看就上考场了。
  当然结果很悲催:69+65+138+93=365

  第二年考研-----偷师
   第一年的失利带来了平生最大的挫败感。妹子也没追上,在家窝了几个月,然后就是打麻将凑论文。那会感觉干什么都没意思,闲着无聊,到处找书看,看了余华 的《兄弟》,《活着》,还有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以及其它一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东西。自己慢慢品悟,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当时悟 出了个道理,成功的人都是在失败后能站起来继续奋斗。慢慢的,复读的念头就明晰起来。
  应该说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我认识了几个影响我一生的几个道友。记得当时上课,我像个城乡结合部里来的2逼青年,坐在牛逼闪闪的教室里,兴奋的看着一群活生生的考道口的人(我是我们学校旷古绝今唯一考生),然后不停的问周围人:“你哪个学校的?”。当知道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来自浙大,央财,中科大这些超一流学校时,热血澎湃,激 动不已。原来,考道口的都是这些人,他们那么聪明,还那么拼命学。原来道口的水这么深。以前的自己简直弱爆了。然后我退了学校租的房子,在一个大雨之夜 (那次是那个城市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雨,当时有点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只身来到帝都,抱了一个中科大道友的大腿。
  很快,我融入了他们的3人小团队。我像海绵一样吸收他们的长处,不断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得不说,高手的学习方法就是不一样。同样一天16个小时,我效率提高了很多,视野也打开 了,各科得到了普遍提高,所以说,好的研友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虽然这几个同学都是名校出身,但是都平易近人,耐心指导我,我们相处非常愉快。就 是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做笔记,以前的我是理科学生,从来不记笔记不背书。自从做了笔记,果然效果很好。本来,那次我应该考上的。不废话了,汇报成绩 74+73+112+113=372

  第三次考研----返璞归真
  你没看错,我数学只 考了112,连专业课都不如。当出成绩那一刻,挫败感再次扑面而来。又是一轮意志消沉,茶饭不思,天天抱个电脑看调剂。要么就是趁人不在,把音响放到最大 然后唱BEYOND的《不再犹豫》。像《老男孩》这类歌绝对是最强力的催泪弹。看小说已经不能解决我遇到的人生困境了,就看了《孤独六讲》,草草翻阅了 《周易》等书。后来在同学帮助下,联系了个也很牛逼的调剂。差一点,我现在都是那个学校的研二生了。在最后的抉择时刻,我想起以往作的努力,想起还没有追 上的妹子,想起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想起那么多关心我支持我的同学,想起“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感情”,毅然放弃了调剂,因为,除了五道口,没什么能填补 这个空白。我告诉自己,人生就不能凑合过。
  二进帝都,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我找到上边提到的那几个道友,一起帮我出谋划策。因为换风格 考试,大家意见不一,有人建议换考,有人说风险大。最后,神一样的道友出现了,他说了一锤定音的话:“我要是你,我就说‘我管你们说什么,我就是要考五道口”。没错,人生没有那么多确定,你要做的就是听从你内心的召唤,然后努力付诸实践。
  我在清华旁边租了个隔断间。然后不断反思过去2年的失败,进行总结。原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基础,特长,学习方法,如果直接嫁接别人的学习方法,就会水土不服,结果自然很悲惨。研友们名校出身,经过了严格的数学训练,考研数学这种小CASE自然不值得花时间看,而我基础薄弱却也憨憨的没花时间,上考场自然不会做题。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开始一个人三战道口。这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是一次虐心的游行,这是一条黑暗的长征。在清华,我独自一人自习,一人吃饭,一人回家。就怕和别人聊天导致自己被别人影响。因为开始复习已经到了10月份,时间很短(这里必须插播,这是四科同时进行的复习,之前已经自学了2遍投资学 和公司理财,不是零基础),就每天拼了命的学,大概1点睡,6点30起,7X24没有娱乐。记得那会我不允许自己的思维有超出30秒想无关考研的事,否则 对肉体直接进行物理攻击以平静心态。有时候一个礼拜都不会和人说一句话,去饭堂打饭都是用指头表示。每个礼拜都作计划,作总结,每次总结之后会写上口号 “数学和专业课是重头戏,英语重在平时积累,政治先轻后重”。不得不说,这个效果也很好。90天时间里,我时间安排很紧凑,任务完成速度很快。到了整个大 后期,口号换成了“高手就是后期发力,多看书,多做题。”我整个学习曲线是不断走高的,12月份大概每天睡4个多小时,考试那俩天睡的更少。
  终于弥补了所有漏洞,所以不足,所有过往2年的缺憾,拿到自己成绩时,好几天都感觉好像在做梦,这还是2年前那个城乡结合部的愣头青么74+81+149+117=421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