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招生信息

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1[/!--empirenews.page--]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领域重要的研究学科。本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交换与处理。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通信与接入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与传输技术、光纤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及终端技术、光纤器件、光纤传感网络等。
  本专业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拥有开展通信工程研究所需的成套精密实验仪器设备,近年来承担一百多项科研项目,获得数十项国家、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与奖励,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
  本专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反映本专业最新成就的专业课以及文献阅读课。研究内容大多数是国际、国内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本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使他们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学生中的优秀者可直接提前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汪敏教授、王廷云教授、郑国莘教授、甘朝钦教授、刘云启教授等。
  研究方向:01.光纤通信
        02.数字通信与接入网技术
        03.宽带移动通信技术
        04.多媒体通信及终端技术
        05.光纤传感网络及信号处理
  招生人数:6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
        5.通信原理(复试科目)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传输、检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图象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编码与识别、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基于内容的认证技术,3DTV视音频的实现,多媒体处理与通信,以及基于IP和无线的流媒体技术、图像通信系统,HDTV、DVB中的理论与应用,通信信号处理,盲信号处理及应用。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实验设备先进,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效益显著,本学科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曾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市先进重点学科。
  本专业所设课程充分反映信息与通信领域中当前的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内容大都是国家和上海市下达的前沿研究课题,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信息与通信产业的重大项目相结合。学生取得硕士学位后除一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外,大多数到中、外企业从事高技术研发工作。
  指导教师:方勇教授、王朔中教授、张之江教授、安平教授、张新鹏教授、管业鹏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数字图像处理
        02. 语音信号处理与压缩编码技术
        03. 图像及视频信号压缩编码及传输技术
        04. 数字媒体安全
        05. 信号检测技术
        06. 视音频制作技术
        07. 通信信号处理
        08. 盲信号处理及应用
        09. 遥感空间信息技术
        10.3DTV视音频技术
  招生人数:34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
        5.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科目)

081022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以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切入点,注重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在影视、动画、游戏、互动媒体、虚拟展示等数字内容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是当前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热点。主要研究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影视制作与设计、计算机动画技术与设计、数字媒体展示与控制技术,数字内容与创意设计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且有着很好的应用和产业背景。近年来承担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和重点攻关及重点基础研究等项目,以及一批企业和社会委托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并获得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专利。
  本专业旨在培养影视娱乐、数字内容、展览展示等业界急需的具备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的理论及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艺术文化素养,又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其中优秀者可直接提前攻读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学科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张文俊教授、王艳红研究员、陈一民教授、丁友东教授、蓝凡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数字视音频技术
        02. 数字娱乐技术
        03. 数字内容创作与设计
        04. 数字媒体展示与控制
  招生人数:6
  考试科目: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1 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或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数字媒体技术(复试科目)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针对各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优化、检测等自动化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现代优化与智能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控制、优化、检测和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自动控制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英国女王大学等组建的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三年来成功组织了ICIC2008、LSMS2007、IEEE HDP2007等重要国际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在网络先进控制和智能控制方法、电力市场系统分析理论与仿真技术、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技术、多现场总线测控系统、设施农业精准调控、虚拟可视化监控软件等方面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本学科自1978年迄今已招收研究生数百名,并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其中数十名已获得或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费敏锐教授、李斌教授、张侃谕教授、张少华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邹斌教授、马世伟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招生人数:6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5模拟与数字电路或846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
        5.微机硬件及软件(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计算机一级学科,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与理论和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按一级学科招生。本专业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格计算、高性能计算与并行处理、软件工程、软件方法学、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系统生物学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旨在使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本专业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过数十本教材和著作,主办过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
  系统生物学为本专业新增方向,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对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内的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通过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及数据挖掘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数值模拟及并行计算等方法来进行生物数据库的整合、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生物网络构建及优化等研究。
  指导教师:李青教授、徐炜民教授、童维勤教授、张武教授、徐拾义教授、缪淮扣教授、刘宗田教授、郁松年教授、陈一民教授、丁友东教授、叶飞跃教授、吴耿锋教授、陈洛南教授等正副教授40余名。
  研究方向:01.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及应用
        02.并行处理
        03.容错计算
        04.软件工程
        05.软件方法学
        06.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07.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08.计算机网络
        09.智能信息处理
        10.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11.信息安全
        12.系统生物学
  招生人数:100名 + 5名(*系统生物学方向)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C++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或计算方法和理论* (复试科目)   
  备  注:* 为报考系统生物学方向考生的考试科目。

081400 土木工程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结构工程"、"结构力学与岩土力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系在结构精细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城市重大工程抗风抗震与智能控制、新型加筋土理论及工程应用、饱和/非饱和土力学与工程应用、新型复杂水工结构力学特性、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分析、地下结构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具有多名高声誉著名专家、学者,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大量的科研论文,并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在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曾多次获国家级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土木工程概论》于2005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土木工程专业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水工等结构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本学科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旧城区改造、灾害预测防治、港口工程及近代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等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本学科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美国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
  指导教师: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朱杰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及11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结构精细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
        02.城市重大工程设施抗风、抗震与智能控制
        03.新型土工加筋技术
        04.饱和/非饱和土力学及应用
        05.水工结构研究
        06.工程管理
        07.土木材料断裂、损伤及裂缝控制
        08.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09.环境岩土工程
        10.道路工程
        11.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2.地下结构
        13.土-桩-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
  招生人数:4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78结构力学
        5.专业英语,混凝土和土力学(复试科目)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作为一级学科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下又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五个二级学科。本专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几乎包含上述所有的五个二级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学与工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工艺、生物(质)能源、能源(钠米)材料、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催化反应工程等。研究课题大多数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与教委项目,大中型企业委托的重大项目等。研究领域多为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工作,多数研究项目属于国际上应用化学前沿课题。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应用化学基础理论和全面的实验技能,又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自1979年以来,已招收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毕业的研究生大多数在高等院校、研究所及相关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化学工业及经济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状况明显提高,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建设培养了众多的可塑型高级人才。
  指导教师:傅家谟院士、刘元方院士、吴明红教授、焦正教授、陈捷教授、王勇教授、施利毅教授、孙俭教授等20余名正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绿色化学与工艺
        02.功能高分子材料
        03.精细化工及工艺
        04.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
        05.辐射化学与应用
        06.催化反应工程
        07.能源化学及材料
        08.纳米科学与技术
  招生人数:3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53有机化学(三)或854化工原理
        5.综合专业知识(复试科目)

081703 生物化工               
  本专业是以现代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细胞学为基础,结合化学、化学工程的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反应过程的原理及特点加以研究,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原理,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加以开发,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的学生既有坚实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技能,除了具有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外,还体现出能独立设计、开发生物产品的特色。
  指导教师:李根喜教授、许政暟教授、方法教授、吉永华教授、文铁桥教授、宋任涛教授、刘战民副教授、沈忠明副教授、黄俊逸博士等。
  研究方向:01.微生物工程
        02.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应用及性质研究
        03.基因工程
        04.蛋白质工程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58生物化学
        5.微生物学(复试科目)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本专业以辐射化学、射线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射线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5名,副教授7名,学术梯队完整。科研上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在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源刊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百余篇论文。近年来承担着国家、市科委等多项科研项目。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备辐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以及辐射化学在新材料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技术,初步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专业为研究生所设课程反映当代辐射化学及应用的发展前沿,研究课题结合国家化学化工专业的急需,为学科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培养能胜任本学科教学、科研或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的专门人才。
  指导教师:刘元方院士、吴明红教授、焦正教授、曹傲能教授、王海芳教授等
  研究方向:01.纳米新材料辐射合成
        02.纳米传感器辐射改性
        03.辐射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04.高分子材料辐照交联
        05.辐射防护与计算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55辐射化学
        5.纳米材料学(复试科目)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我校的一级硕士学位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
  本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以中科院院士傅家谟研究员领衔,吴明红、钱光人、焦正、陈捷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依托环境与化工学院,以环境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辐射应用研究所和清洁能源研究所为培养基地。目前重点研究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对于人类健康的早期效应;研究毒害有机污染物在极端条件下的降解机理以及微生物净化机理;研究土壤、大气、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修复技术;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的要求,探索环境资源循环转化与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中科院院士傅家谟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 "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已形成明显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本学科点在核技术应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超临界流体技术三个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7名,博士生导师9名,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和上海市等地方重大、重点及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
  指导教师:傅家谟院士、刘元方院士、吴明红教授、钱光人教授、陈捷教授、焦正教授、刘晓艳教授、何池全教授、丁国际教授、胡雪峰教授等。
  研究方向:01.环境中毒害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与界面相互作用
        02.污染辐射控制原理与方法
        03. 毒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殊处理技术与原理
        04.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05. 水污染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
        06. 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07. 环境污染控制材料制备与原理
  招生人数:6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56环境化学
        5.综合专业知识(复试科目)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交叉的边缘学科,本专业以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便携、易用和个人使用的高效低价的医用电子技术及器械,在生命科学基础上开发各类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医学仪器及系统,包括无线医疗监护、危重病人监护,体内植入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等。
  本专业已取得十余项国家及省市级的科研成果,其中两项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了数本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专著和教材。本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名,毕业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学仪器及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临床医学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指导教师:严壮志教授等及副教授多名。
  研究方向:01.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与控制
        02.生物医学电子学及仪器
        03.生物医学图像与生物信息处理
  招生人数:12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
        5.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科目)

083201 食品科学               
  本专业是以食品中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以及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根据学科特色和社会需求,主要涉及以下研究内容:加工过程中食品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变化;食品的检测与分析;天然资源的利用、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鉴定;食品安全信息;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等重要内容。
  本专业以食品营养与安全为发展目标,研究结果直接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体现了交叉学科的内容,通过学习和研究,学生可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指导教师:翁新楚教授、尹京苑教授、马文丽教授、郑文岭教授、刘战民副教授、陈沁副教授、顾建明副教授、高海燕副教授等。  
  研究方向:01.食品化学
        02.食品检验
        03.食品安全与信息分析
        04.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
        05.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58生物化学
        5.食品化学(复试科目)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