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南开大学 > 考研经验

南开大学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心得


  四、需不需要做笔记?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学作品的笔记和文学史的笔记列在一起。我前文已讲过,文学史的框架笔记一定要做,且最好做在A4白纸上,框架笔记中,一定要包含此诗人代表作的索引。那么,我们当然也可以在写出索引后,顺便加上几句诗作特点概述(即纲要、提示)。这种概述数言足矣,全然不费精力。举例言之,我在写关于柳永词作特点的框架笔记时,写了词作索引,那便是上面所列出的三首词作的题目,我在每首词作题目之后都顺手写了一些提示,概述了各词作之特点。且看下例:
  《望海潮》:上片市容、人家、钱塘江;下片西湖。白描手法;
  《雨霖铃》:赋体铺排+白描;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八声甘州》:上片景、下片情;铺叙。
  寥寥数语,却能助同学们在日后多遍复习背诵文学作品时迅速从宏观上把握各诗作词作之特点,进而节省时间、加深记忆。

  五、究竟背多少篇诗词作品为宜?我前文已讲过,所背诵的作品,定要少而精。重要的诗人,也要控制在十篇以内(记住,是以内,不是让同学们背十篇。当然了,也许有的同学底子相当好,好到现在就可以背诵《全唐诗》、《全宋词》之类,那完全不要看我这部分讲解。跟大家开玩笑了,我只是想说,这个数目问题,真的要因人而异。我这段文字只就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那么,如果非要让我给个参考数字,我大概会推荐大家每位重要诗人的作品背诵五篇左右(李白、杜甫除外,他们的佳作太多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相当多。不过,同学们应该都已掌握了一些李杜的诗作,把这些已掌握的诗作也算在内的话,需要背诵的生疏诗作也不是很多了。这两个人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若实在不放心,那也一定要控制在十篇以内。记住,少则精,多则滥。况且,你考试的时候,根本无法一下子列举众多诗例(时间、篇幅皆不允许)。只要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五篇精读熟背(记住,是不同角度哦),基本上就够你应对各种论述题了。而少于五篇的话,恐怕无法涵盖文学史中所言的某一作家的各种特点(当然,也有例外,确实有的诗作可以同时涵盖一个作家的大部分特点),总之,大家自己做判断、做抉择。我只给大家一个大致方向。记住,若有某一首诗作能够同时涵盖一位作家的许多甚至全部的创作特点,一定要选背此诗。
  至于不太重要的作家,我前文已讲过,仅背教材上所列举的一两首代表作即可,而且对于这类作家的作品也不必剖析得那么细。
  至此,大家可以算一笔账,重要诗人词人并不算很多,每位作家背五首代表作亦不多(提醒一句,《古诗十九首》一定要背五首以上,这个不算某位作家的代表作,但是属于同类作品,而且南开非常重视《古诗十九首》,曾考过多次),而这五首之中,至少会有一两首是你背过的(甚至三四首都背过),又会有一些短小的绝句,极易成诵。这样算来,大家是不是觉得诗词作品的诵记根本不成问题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畏难,不要发挥丰富的想象,认为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其复习并无规律可循,进而吓坏自己!
  
  六、作品选教材的选择:
至于教材的选择,我是天津师大的毕业生,我校所选取的教材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由于此套作品选教材成于众人之手,故水准参差不齐,然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尚详,可以一读。大家来自各校,大都会有本校所使用的作品选教材,用本校的教材足矣!若非南开本校生,千万不要再去买一套南开大学出版社的作品选教材,那套教材笔者买过,讲解得极其粗浅(这无关乎编者水准,而是编书的方向和思路问题,南开的作品选教材旨在略作点拨提示,其定位不在乎详解),所以,大家真的不用买这套书。
  对于个别作品的读解,大家亦可配合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的相应诗集词集做一比照,亦可去百度百科查相关资料(最重要的诗词,百度百科上都有分析)。无论如何,大家都要对已然决意背诵的诗词作品进行详解细析,若欲达到此种程度,单靠作品选教材很可能不够。大家注意了,我所说的“不够”不是数目的不够,而是质量的不够。无论哪种文学作品选教材,其所选诗词的数量都足够助你应对考研。同学们对于诗词篇目的选择完全不需外求(不需要从诗人的诗集中摘取),但是,偶尔还是需要借助外在的资料(书或者网络)助同学们深入剖析某些代表作(因为有的时候《作品选》上的分析不是很全面)。
  B。文人散文的复习:
  我这里所讲的“文人散文”是狭义上的散文。不包括先秦两汉之杂文学,仅就唐宋八大家及明清文人散文而论。
  文人散文的复习方法,和诗词复习有诸多类似之处,上文中,笔者已将诗词作品之复习方法叙述明晰,还望诸学子举一反三、连类及物。笔者在此不多赘言,仅略作讲解,重点在于比对文人散文复习和诗词复习之异同。
  文人散文的复习,基本原则同诗词复习相若(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上文论及诗词复习的内容,不要仅仅视作为诗词复习而写,大家也要把它们应用到文人散文复习上,仔细阅读揣摩),亦要分出重要散文作家和非重要散文作家,区别对待。文学史教材中,至为重要的散文运动有两场,一场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另一场为宋代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这两场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及代表作家(即唐宋散文八大家,实际上最重要的只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五位)需要大家牢牢掌握。当然,明代和清代的散文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大家应对照文学史细加甄别,分辨出重要作家和非重要作家。
  诗词需要诵记,文人散文则只需熟读,不需全篇背诵。不过,精彩段落及佳句亦希望大家背诵,如柳宗元山水散文中之佳句(选择两三句即可),以便于在答题时可举例分析作家语言特色。选文之原则,同于遴选诗词作品之原则(即上文所言“优选范例、避生就熟、以史为纲等”,详见前文,恕不赘述,大家见谅。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细读诗词复习原则)。所选之文章,亦需精析(对文章之结构、特色、语言风格应了如指掌)。所用之教材,是否做笔记,此类问题,都参见上文诗词复习部分,大抵相同。至于每个作家的选文篇数,也是以少而精为准则,至为重要的作家不过只有几位,大家需要精读精析的文章也不过每人五篇左右(很多文章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说过,选文原则同于遴选诗词之原则,当然也是需要“避生就熟”的,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我们中学时代不仅学过,甚至背过。还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所以,要求大家熟读精析每位重要作家的五篇散文作品,应该不困难吧)。非重要作家的散文,阅读教材中举例的篇目即可。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