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南开大学 > 考研经验

南开大学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心得


  考研复习,如同打仗,必须有舍才有得。若大家对任何部分的复习都要求达到极高的水准,所有的内容都不肯“舍”,那么,反而很难“得到”什么。所谓“弃卒保车”的道理,灵慧如诸位,定然了然于胸,我想,不用我多言吧?我讲上面这篇话,只是提醒某些“雄心勃勃”(期待着每一部作品都读,在考场上驰骋自如,完全没有障碍)的同学收起这份“雄心”,用冷静的头脑,理智地进行取舍筛选,以期在复习中达到“获益最大化”,在考卷中“得分最高化”。考试,是取舍的过程,需要的是一种平衡。某一部分知识有所欠缺,另外一部分知识相对熟悉,这便可相互抵消,只要成绩过线,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便属于诸位。更何况,在考研试卷中,真正给予大家发挥余地的题目很少(只有论述题和诗词赏析题颇有难度),绝大部分都是基础题目,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便能在基础部分得到满分。论述部分,若大家对所有的内容都有最基本的了解,也会得到基本分。所以,如果大家在专业课复习中将基础知识落实,就必定能在考研中取得极高的分数(甚至高于那些水平极高,将论述题答得极好却没有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的同学)。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应该留在后文来讲,然而,放在这里提醒大家也并非不可以。英语复习也是一般,所有的复习都是同一道理。整个复习过程,请牢记“舍”“得”之关系。
  再提醒大家一点,对于不重要的传奇和长篇小说,只需牢记文学史教材的内容即可,根本不必有任何补充(换言之,不必复习不重要的传奇和长篇小说的文本)。而是否需要做笔记,请依自己情况而定。至于我的建议,对于一本书的整体情节内容脉络和个别情节的大致内容,大家可简略在框架笔记中做一概要记录,以便来日复习和翻阅。
下面,我单独讲一下杂剧的复习。杂剧作品的复习,实际上较为简易。大家要区分重要杂剧和非重要杂剧,还要特别注意《西厢记》,以及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极其重要的杂剧作品。除却《西厢记》外,其他的杂剧作品基本上都精悍短小,一本四折。对于极其重要的杂剧作品(如《窦娥冤》)大家可直接将文本进行全文阅读,并结合文学史所言的作品及作家特点进行分析。然而,多数的杂剧作品还是不需全文阅读,仅需阅读四折中任意一两折(甚至于,若对此作品的大致内容较为熟悉,一折都不读也没有关系),了解其大致脉络、内容,记住文学史所言及的特点,能够做到在考试中言之有物即可。对于《西厢记》,大家需特别对待,因为它属元杂剧中之异类,篇幅较长,在考试中又极其重要,阅读文本耗时颇多。若大家未曾读过此作品,必须到网上搜索一下此作品的梗概,对其基本内容作一了解。
  另外,推荐大家上百度搜索越剧《西厢记》全剧视频(寻钱惠丽、方亚芬、张永梅主演之版本),之所以作此推荐,是由于越剧《西厢记》从场次安排、情节到唱词都相当忠于原著,然仅演到“长亭送别”便戛然而止,后半部分未搬上舞台。不过,《西厢记》之重点皆在前半部,故此值得一观。越剧《西厢记》将元杂剧《西厢记》前半本繁复内容压缩至两个多小时,精简而涵盖精华。所谓戏曲,若能看与听,自要比读文本更打动人心,令人印象深刻,亦可为大家节省时间,故作此一荐,至于诸位是否愿纳吾言,且自决定。
  至此,有关文学作品之复习,笔者已然叙述完毕。最后作一小结:
  诗词及文人散文之复习,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并重(必须对每一篇文学作品细作分析,诗词必须背诵,文人散文必须精读);
  杂文学、小说戏曲之复习,文学史重于文学作品(许多作品都不用去阅读,只需了解梗概),复习文学作品之目的乃在于考试中谈及作品时能举例论证,言之有物。
  ④关于文学史中重点词句的背诵:
  最后,有关微观复习,我仍有一点需要强调。那便是,文学史教材中有些关键的语句必须背诵,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仅描述不清,而且会事倍功半,且在答题中,会显得极其缺乏专业素养。
那么,究竟哪些重点词句是必须背诵的呢?答曰,对于某位作家或者作品的定评抑或对于某时期文学特点之概括必须逐字背诵。所谓定评或概括,基本上是文学史教材的编者所摘古人之评价。如,曹植诗歌之特点乃“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语出钟嵘之《诗品序》);鲍照诗歌之特点乃“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语出《南齐书》);又如,西晋太康文学之特点乃“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至于这些定评出自何书,并不需要记诵。大家只需记住其内容,并运用到答题中去便可。之所以要背诵,是因为你自己的概括永远达不到古人的水准,更何况,连这些基本的定评和概括都不能掌握,会显得你极其不专业。所以,无论这些语句多有难度,也必须要逐字背记。
  3.宏观复习方略: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专题总结、跨学科综合
  所谓“宏观复习”是指在前两遍细读(微观复习)文学史教材并总结笔记之后,在第三遍复习时(当然了,如果大家有精力,完全可以复习第四遍)所做的总结工作(第三遍复习是指以笔记为纲领进行的复习,同时翻阅书中标记的内容,这些前文已提到过,不再赘述。请大家仔细查阅前文)。“宏观复习”,是指在微观复习结束后,在对文学史中所有内容有了大致把握后,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以鸟瞰的姿态对书中内容进行纵向、横向的梳理、专题的总结和学科间的综合,将知识前后左右的脉络彻底打通,织成一张知识网络存留于头脑之中。换言之,“宏观复习”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在“宏观复习”结束后,同学们要能够做到从宏观上对文学史的发展有一个总体把握,了解其发展脉络及线索,洞察知识间的联系,知悉每一时期文学发展之特点。
  另外,我要提一点,宏观复习方略同我前文在推介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史》时所谈及的此书之优长实际上属于同一类内容。我所谈及的复旦大学文学史教材的四点优点中,第二点和第三点优势便是言此书有助于大家做宏观总结,大家看下文之前,请先翻回前文,再次阅读复旦文学史的第二点和第三点优长(本文第六页),如此便可明白笔者为何如此大力推荐此书,也会更加了解宏观复习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有怎样重要的意义。由于内容重复,故而笔者在下文中将不多冗言,而是将重点放在举例上,让大家明白究竟怎样进行宏观总结。
  宏观复习之方略,我分述于下:
  ①纵向总结(把握每一时代文学发展之脉络):
  笔者在前文为大家推介复旦文学史教材时曾经指出,此教材优长之一便是每一个时代之前皆有“概说”,缕述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之状况,并将文学之发展全然融入到时代文化背景中详述,深刻阐明文学之发展与时代之关系,能使学生迅速把握一个时期之特点,并运用时代特点去分析某种文学繁荣或衰落抑或嬗变之因由,高屋建瓴,使读者有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之感(同学们,抱歉,我又把此话引用了一遍,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何谓“纵向总结”)。
  要之,所谓“纵向总结”,正是如同复旦文学史中的“概说”一般,将每个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发展状况分别列出,把握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以及每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总体脉络,将每一时代文学发展状况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作紧密联系,总结于纸张上。这样复习后,大家要做到能够对每个时代的时代特点以及这种时代特点对文学的影响脱口而出(举例而言,比如说,大家应该能讲出魏晋南北朝的建安时期是怎样一种时代风貌,而这种时代风貌对文学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要提到一个时代便能有条理地描述出此时代文学发展的大致面貌(此要求较高,但若能做到,那么三册文学史真可谓读透了)。
  说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任务繁重,切勿生畏惧之心。这种总结实际上十分简便(每个时代一张白纸足矣,甚至于有些内容无需落在纸上,大家视情况而定。就我来讲,我只是将各个时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进行了落在纸张上的宏观总结,对于戏曲和小说,只进行了口头总结,或者干脆按照复旦文学史上的“概说”进行复习,不另做总结。因为相对而言,诗歌发展状况较为繁琐,而小说和戏曲的发展往往一目了然。不过,大家若愿意多作总结,也是有利而无弊),但却会使同学们对每个时代每种体裁的文学发展脉络谙熟于心。这样讲过于苍白,我举例言之,大家看过例子,便会明白我的意思了。
  例:明代诗歌发展状况概述:
  总体时代特点:思想解放(王学→王学左派→李贽→达观)、商品经济发展
  <一> 明前期:低迷。
  时代状况:统治者压制文人、钳制思想。
  思想界状况:王守仁“心学”——心即理;文道合一。
  [1]宋濂:文道合一;
  [2]台阁体:三杨。
  <二> 明中期:复兴。
  思想界状况:李贽“童心说”——反权威;好货好色。
  [1]四才子;
  [2]前七子:复古斥宋;
  [3]唐宋派:倡道统,乃文学观念之后退;
  [4]后七子:复古,强调形式(格调法)。
  <三>明后期:进入GC,旋即受挫(此期为理论自觉期)
  思想界状况:性灵说、情理对立(仍本自李贽、达观等);然而不久,思想解放即遭迫害和压制(李贽、达观俱死于非命)。
  [1]公安派:性灵说(讲求性情之真,反对泥古,是思想解放思潮之直接反映);
  [2]竟陵派:幽僻孤峭(反映郁暗之心理,乃思想解放潮流遭压抑后之变态反映)。
  看过上例后,想必大家已经对如何进行“纵向总结”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了。上例中,我先是将明代的时代状况做了总括,进而把明代的诗歌发展分为了前期、中期和后期,并分别写出每个时期的思想界状况,复依时间先后顺序列举每一时期的主要诗人、诗歌创作群体或流派,又以最简括的语言对其各自特点进行概述。之所以写出每个时期的思想界状况,是为了表明此时期文学笼罩于此种时代背景、思想氛围之中,其作品或反映此思想,或驳斥此思想。任何文学的发展,都与时局有或隐或显、或遐或迩之关联。诸位若能将各时期各体裁文学之发展作如此概括,定会倍觉头脑清晰。而且也会在提到某一个时代的时候,对这一时代的文学有总体把握,这就好比用一根时代的线串起了貌似零散的知识的珍珠,极利于记忆。
  同学们请记住,在复习中,一定要把某种文学的发展、某部作品的出现与其时代背景作比对,二者相互扣合,找到共通点,这才叫做真正的“纵向总结”,亦称“大局意识”(这和下围棋是一般的道理。下围棋的时候不可以仅仅盯住一个角落,而要将整盘棋局置于胸中,从大局出发,才能走好每一步)。而考试题目中,也经常会考到某种文学与其时代之关联,若同学已在复习中作此总结,考试时回答这类题目将如鱼得水。即令未考到此类题目,大家若有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对于记忆知识将十分有利,回答论述题时,更会由于视野宽广、角度独特而高出他人一筹。
  所以,不论大家是否有时间将这些内容总结出来,或者总结多少,都请大家头脑中要有这种大局意识,最起码,要进行口头总结,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此,我再次强调,若大家肯使用复旦文学史作为补充教材,那么,如果大家觉得总结麻烦,完全可以直接按照复旦文学史的“概说”进行纵向宏观复习,而不必自己总结。这也是我大力推荐此书的原因之一。
  ②横向总结(有关联的作家或作品的对比):
  所谓“横向总结”是指将文学史中有关联的作家作品、诗文流派、创作群体或文学运动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性,辨别其异同。作此总结之原因一是有利于深刻把握某一作家或作品(众所周知,有比较方能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某一事物的了解。也因此才会有“比较文学”一门学科出现),原因之二则是有利于考试。笔者在前文已然分析过试卷,试卷中经常会出现相关作家或作品相互对比之题目。若大家在复习中便已有这种对比意识,遇到此类题目时便会得心应手。这种“横向总结”,可落于纸上,亦可仅在口头上进行,大家据自己情况而定(笔者没有进行过落于纸上的横向总结,只是遇到有关联的作家作品等便进行有意识的比对。不过大家不要因袭笔者,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个体情况进行考量)。
所谓有关联的作家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同时代的有关联的作家作品或诗文流派、创作群体等的对比(大家注意了,“有关联”之作品未必是同一体裁的作品,也可以内容相近、手法相似,甚至思想命意相关。不过,这种“关联”大抵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自古至今常为文人并列提及的,比如李杜,而绝非牵强附会的“关联”)。举例而言,明代诗歌创作群体中的“前七子”和“后七子”便可拿来对比,而明代诗歌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之间也可作对比。至于有关联的作家作品,那就更多了,诸如同属唐代边塞诗人的岑参和高适,山水诗人孟浩然和王维,两位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还有宋代的两位词人辛弃疾和苏轼(此题已考),不一而足;至于作品,可以是同一作家两部作品的对比,比如汤显祖的《邯郸梦记》与《黄粱梦记》,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等;也可以把不同作家各自的作品进行对比,比如白居易的新题乐府诗同杜甫的新题乐府诗可进行对比,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进行对比(这一题也曾考过,可见考对比题的几率有多么高),又如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可作对比(2010年曾考此题)。
  另一种为时代相异却有承续关系的作家作品或诗文流派、创作群体等的对比。说到这里,请大家再翻回前页,看一下我推介复旦文学史教材时曾谈及的此书的第三个优点,我亦将重点语句照录于下:“此部文学史十分注重文学自身的历史传承关系,真正将‘发展史’的‘发展’二字落实,行文间处处进行纵横比较,将文学发展之脉络彻底打通,能使读者看清文学之承续关系”。所以说,若大家能阅读复旦文学史教材,这个问题便更容易解决。我举例言之,后世许多戏曲作品直接取材于唐传奇(唐传奇和后世戏曲作品的关联需要大家特别复习,因为其联系十分紧密,又极重要,南开曾经考过此类题目),如明代汤显祖之《紫钗记》取材于蒋防之唐传奇作品《霍小玉传》,尚忠贤之元杂剧《柳毅传书》取材于李朝威之唐传奇作品《柳毅传》,王实甫之元杂剧《西厢记》取材于元稹之唐传奇作品《莺莺传》。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有关联的作家作品抑或流派、群体的对比并非仅限于二者之间的对比,亦有可能是三者,甚至更多作家作品间的相互比较。例如,考试中也有可能考到同一题材的作品之主题与内涵在不同时代的嬗变,举例言之,论述题完全可以考从元稹之唐传奇作品《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诸宫调作品《西厢记》(简称“董西厢”)再到王实甫之元杂剧作品《西厢记》(简称“王西厢”)的承续及嬗变。又比如,同一题材,不同作家(这些作家可能同时亦可能异代)或许会有不同的处理,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之爱情,白居易之《长恨歌》、白朴之元杂剧《梧桐雨》、清代洪昇之《长生殿》虽有承续关系,但具有各异之主题,出题人完全可以出题考察者三者主题的差异。
  总而言之,文学史中“有关联”的作家作品或流派、群体、文学运动不在少数,可能同时也可能异代,可以是两者间的对比,亦可能是多个对象的比较。同学们首先应该将已考试题中考过的对比类题目做一分析研究,对命题思路有一总体把握,进而在复习时要善于发现这些关联(有的关联在文学史中已被提及,而有些需要自己总结)。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